12月4日,臺灣中部一所大學的體育館,聚集了上千名青年學子。他們不是參加歌手的演唱會,而是響應臺灣青輔會的“百萬志工計劃”(志工,又名義工,為志愿工作者的簡稱。),口號是“那一年,我們一起做志工”,希望為年輕的生命涂上不一樣的色彩。
臺媒《聯合晚報》就此發表社論說,這幾年,臺灣“志工觀念”不斷成長,全世界各地都有臺灣志工的身影。年輕人遠赴非洲、大洋洲島國等較偏遠區域擔任志工,為自己開拓生命的另一種經驗。這種現象固然和臺當局政策鼓勵有關,更和臺灣社會的觀念轉型有關。近年來,島內宗教團體帶頭投入各地的志愿服務工作,各種民間團體也形成社會上一股重要的公益力量。在這樣的風氣帶動之下,不少臺灣年輕人漸以當志工為榮。
社論說,在年輕人樂于擔任志工,也有大學以“志工大學”為標榜的同時,我們可以反過來關注目前各大學推動的“勞作教育”。大學的“勞作教育”在臺灣已有50多年歷史,早期是臺灣東海大學率先實施,最近幾年幾乎島內各大學校園都跟進,但成效如何呢?有的學生抱怨上大學還要打掃校園,更有人嗆聲認為這是學校節省校園清潔經費的手段。抱持著心不甘情不愿的態度打掃校園,多少學生能體認到其中的教育效果?
社論認為,大學勞作教育立意良好,但多半局限于校園打掃,并未能開拓學生的生活經驗。如果勞作教育可以和志工教育相互結合,或者勞作教育之外,在大學校園里推動“志工課程”,相信可以發揮更大效益。美國很多學區從高中開始,就要求學生的課外活動或寒暑假作業包含“小區服務”,可以選擇去醫院、贍養院、甚至動物收容所等公益組織擔任志工,這種“小區服務”的經歷甚至成為申請大學入學的重要參考數據之一。這是將志工活動與生活教育相結合的成功范例。
社論最后說,大學院校可以借鑒此經驗,結合民間公益團體,甚至讓學生自己規劃志工活動,培養獨立精神。據說已經有大學準備將志工活動列為必修,這很值得鼓勵。年輕的生命不應僅有書本和計算機,從事志工活動可以讓青年人的夢想更美麗。
[責任編輯: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