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主張“停止唱衰/積極建言”,令人刮目相看。面對當前政經困局,她說,民進黨“要稍微收斂尖銳批評,留意言論尺度”,“國民黨對的政策不吝鼓勵,壞的政策理性批判,協助其及時調整”。她說:要讓人民感覺到民進黨有心協助政府度過經濟難關,要展現民進黨和全民共體時艱的用心。
臺灣《聯合報》今日發表社論說,沒有一位反對黨主席說過這樣的話。過去民進黨在野沒說過,過去國民黨在野也沒說過。蔡英文能有這般“不同凡響”的主張,一方面顯示她可能有別樹一幟的政治思維,另一方面也顯示她對政治現實利害的拿捏或許已有一定的火候。
“五二○”以來,馬當局的滿意度下降,但民進黨的支持度卻未上升。若干民調更指出,即使政經出現如此困局,但多數民眾依然認為,國民黨主政仍較民進黨好。這類的民調,呈現了二次政黨輪替后的民主僵局。
社論批評,民進黨執政八年,將臺灣撕裂得七零八落,將經濟體質摧殘得氣息奄奄;詎料,民進黨一朝敗選成為反對黨,突然老臉一抹,竟搖身一變以正義的化身自居,將甫上任的馬當局數落得罪孽萬端,體無完膚。僅舉一例已足:召回釣魚臺海巡艦的是民進黨留下的黑機關“日本事務會”,民進黨卻批評國民黨當局“太軟”;待召回許世楷,且海巡艦又繞島一周,又指為“太硬”。幾乎對每一事件,皆用“父子騎驢”的手法來批評。過去有所謂的“反共八股”,如今則儼然有“反對黨八股”;這樣的反對黨根本不必經過大腦,“唱衰”到底就是了,“反對”到底就是了。
正因如此,國民黨的滿意度下滑,民進黨的支持度卻未上升。蔡英文大概知道:像這樣搞下去,國民黨當然不好過,民進黨也占不到便宜。因此,就有了別樹一幟的政治思維,也對政治現實利害的拿捏另有斟酌。
社論指出,當前的政經困局,馬英九與國民黨的操作失當,自應負相當責任,但最主要原因仍在:一、民進黨執政留下的政經災難;二、國際經濟情勢快速巨幅惡化。蔡英文以反對黨主席的地位,能指出“造成當前不安局勢,外在因素是國際石油、原物料上漲”,并謂“曾經執政的民進黨感同身受”,因此以“體諒的心情”來看目前的政府;這些話說得真有氣魄,也真有手腕,跳脫了“反對黨八股”,甚至有令人難以置信之感。
當前的政經困局是一個非同小可的危機。執政的國民黨必須臨深履薄,戰戰兢兢;在野的民進黨亦須有蔡英文所稱“哀矜勿喜”的認知,不能雪上加霜、火上加油,以玩弄臺灣災難為能事。因為,在野黨若在如此嚴峻的政經危機中落井下石,那不只是教執政黨出丑而已,而是可能令整個臺灣無法翻身;蔡英文及時發出“停止唱衰/哀矜勿喜”的主張,一方面自然是察覺了臺灣危機的嚴峻,另一方面也是希望民進黨勿因“幸災樂禍/落井下石”以致自毀毀掉臺灣而發出警訊。
社論亦質疑,蔡英文的主張,究竟只是突發奇想,還是肺腑之言?是否把話說得太早也說得太滿了?蔡英文能否帶動民進黨跳出“反對黨八股”?民進黨又能否如蔡英文所說“有心協助政府度過經濟難關”?
林濁水稱蔡英文是“非典型”。蔡英文的一席話,會不會高估了她自己的影響力,錯估了民進黨的可能性,也輕估了民進黨的宿命?
[責任編輯:張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