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臺灣報章雜志大幅報導,島內物價持續飆高,媒體戲稱連甜甜圈的洞,都大到可以當手環,因為面粉漲價,業者不得不想方設法降低成本。而民眾去餐廳吃飯,也會發現到,雖然價格不變,但量卻減少,餐飲業者恐慌,怕提高價錢,顧客就不上門,只能變相地漲價。連一桶餿水的收購價,都由二十塊(新臺幣,下同)漲到六十塊,感覺錢真是越來越薄。
臺媒《中央日報》近日發表分析文章說,現在的臺灣人,尤其是規劃一家生計的菜籃一族,為了省錢,可說是發揮渾身解數與最大潛力。有人貨比三家不嫌累,有人為了買特價品花了許多體力和時間排隊,有人不嫌水果蔬菜質量差,便宜能吃就好,也照樣買回家。超市晚上減價出清果蔬糕點,很多人在現場耐心等候,連面包皮也不放過。更多人避免開車,省下油料。正面來看,節儉和珍惜資源是美德,但是,財務壓力正在消耗人民的幸福感。根據《Money+》月刊與1111人力銀行合作的《上班族財富期望調查》結果發現,有高達8成6的民眾對自己的財務狀況感到焦慮,其中,20歲至30歲是焦慮指數最高的世代,其次是31歲至40歲。從調查中發現,物價上漲(72%)、沒有更多的賺錢機會(46%)是造成民眾財務焦慮的前兩大主因。
文章指出,世界各地都有面臨物價上漲問題,但臺灣民眾對物價最感焦慮的主因是:我們的“薪水不漲”。原物料和能源因消耗漸短缺,使得價格上漲,此趨勢是必然的,也是合理的,在這種情況下,每個國家和地區就得靠自己的本事,要不自己開發能源,生產原物料,要不就制造更多的賺錢機會,內外開放,提升效率,使人民財富足以支應消費。臺灣似乎這幾年兩方面都處于落后,1999年至2006年,島內每戶家庭所得年平均成長率僅0.38%,但消費者物價指數年變動率為0.75%,代表家庭實質收入減少。臺灣人民實為生活而痛苦煩心,民眾陷入恐慌乃至歇斯底里狀態,進而衍生出許多社會不安的問題,例如:黑心瓦斯行偷斤減兩賺黑心錢、偷工減料的海沙屋危害住戶安全、學校營養午餐菜色及飯量縮水影響學童健康、臺灣道路面偷工減料坑洞多等等,臺當局應多關心與檢討,拿出政策。
1974年初,臺灣遭受第一次世界能源危機沖擊,物價飛竄,資源短缺,消費者物價上升47%。當時,蔣經國“內閣”持續緊貼民生與物價,采取了不少的因應措施。當年元月廿六日,農歷大年初五,“行政院”就召開臨時院會,通過“穩定當前經濟措施方案」”,宣布多項重大措施:行政機關用油一律縮減四分之一、大幅提高油電價格、大幅提高鐵公路與航空價格、提高存放款利率、提高煙酒價格、大幅調整軍公教人員待遇。同時要求財政、金融、交通、內政、主計部會首長,針對當前經濟問題,控制通貨發行、掌握物資存量、增加生產、順暢流通。而且成立“中小企業信用保證基金”,協助中小企業度過能源危機難關,實施日光節約時間、路燈隔盞開燈、霓虹燈提早關燈等等。當年那種專業精神、勤政作風,天天把對抗物價、維護民生、增進投資放在心上,時時關心,處處因應。文章指出,這種精神與臺灣今天凡事只為選舉,硬壓物價,凍結油電價格,一切等選后再說的唯一狀似高明的因應措施,有天壤之別。
文章說,今天的通膨壓力來自國際景氣復蘇,原材物料需求大增,就連深受十年通縮惡夢所纏的日本,其消費物價都出現了正成長。二十年前全球經濟頭號殺手、全民公敵的通貨膨脹,已經粉墨登場候教了。
財經學者提出警告,這波全球性輸入性通膨危機,可能還要持續四、五年;加上三二二臺灣選舉后,原先堵住水電油價等民生物資漲價的堤防可能潰決,臺灣“中油”公司估算,以二月國際原油均價與去年凍漲的十一月均價價差計算,若要一次漲足,汽油每公升需調漲2.4元,以現在九二無鉛汽油每公升30元計算,漲幅約達8%,生產者物價將調漲0.38個百分點、消費者物價則上揚0.37個百分點,而今年經濟成長率減少0.216個百分點,經濟前景不容樂觀。目前島內九八汽油,每公升為新臺幣31元,日本每公升折合新臺幣為44.9元、韓國52.4元、香港62元、新加坡43.8元,都比臺灣高出許多。臺電因電費凍漲,今年前兩個月虧損90億,前半年估548億元,預估全年可能達到1000億元水平,在以今年不虧損的目標下,每度電電價至少要調漲0.5元,調幅達二成三。二月物價漲幅創近三十年新高,臺灣“央行”預估,上半年物價漲幅會破3%,元月間痛苦指數已飆升至6.7%以上。去年,島內痛苦指數高達5.71,僅次于2004年及2005年的6.05及6.44。今年元月,失業率為3.8%,消費者物價上漲率為2.96%,痛苦指數高達6.76,刷新紀錄。現在二月消費者指數漲幅高達3.89%,假設二月失業率仍然維持在3.8%,二月間的痛苦指數更進一步沖上7.69,再創新高紀錄,也反映民生艱困之嚴重程度。
今年二月島內消費者物價指數(CPI )漲幅3.89%,系三個月來新高,核心物價漲幅也連續五個月升逾2%,達到2.65%,同時間的進口物價年增率,依美元計算高達18.99%,依新臺幣計算也有14.06%,顯然是受國際因素造成。除了油價暴漲現,農作物價格也在受災歉收、移作生質燃料,以及各國和地區積極采購等因素推動下暴漲, 臺灣并非單獨受害。元月食物類物價美國漲4.9%,新加坡5.8%,韓國3.1%,臺灣一月5.3%、二月9.8%。與各地不同的,臺灣最近幾年來農地大量移作建地,少數農田也荒廢休耕,現在雖然農產品價格飆漲具備誘因,但短時期內增加自有農產品供應并不容易。
學者指出,臺灣自有資源貧乏,財經工具也不多,面對嚴厲的輸入型通貨膨脹挑戰,菜籃族最期待朝野共體時艱攜手合作全力以赴,少些口水,多些政策,以期安然度過危機,將傷害減至最低最小。(韋伯韜 蘇 菲)
[責任編輯: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