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創志中國網時事評論員
巴黎氣候變化大會12日晚通過全球氣候變化新協定。協定將為2020年后全球應對氣候變化行動作出安排(新華網巴黎12月13日)!栋屠鑵f定》指出,各方將加強對氣候變化威脅的全球應對,把全球平均氣溫較工業化前水平升高控制在2攝氏度之內,并為把升溫控制在1.5攝氏度之內而努力。全球將盡快實現溫室氣體排放達峰,本世紀下半葉實現溫室氣體凈零排放。
美國總統奧巴馬當地時間12日晚在白宮盛贊巴黎氣候變化大會達成的全球氣候新協議,表示盡管協議并不完美,但為全世界解決氣候危機建立了“持久框架”,為人類有效抗擊氣候變化確立了機制和架構。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別代表解振華在大會發言中表示,《巴黎協定》是一個公平合理、全面平衡、富有雄心、持久有效、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協定,傳遞出了全球將實現綠色低碳、氣候適應型和可持續發展的強有力積極信號。
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指出,《巴黎協定》成為減少氣候變化風險這一歷史性旅程中的決定性轉折點。各方為達成有雄心的、靈活的、可信的和持續有效的協定,展示出靈活性和團結一致。這曾經無法想象,現在勢不可擋。
人們知道,在巴黎氣候變化大會關鍵時刻,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12月11日應約同美國總統奧巴馬通電話直面氣候問題,奧巴馬表示美方愿同中方保持密切協調,推動氣候變化巴黎大會取得成功。顯然中美元首在關鍵時刻的關鍵溝通起到關鍵性作用。
在巴黎舉行的聯合國氣候大會巴黎氣候變化大會本計劃至12月11日結束,但臨近議程最后一天,會上突然浮現了一個由數十個國家組成的新集團。里面包括歐盟、美國和一批非洲、加勒比海和太平洋國家,自稱為“雄心壯志聯盟”,中國、印度卻不在里面。在巴黎大會中的196個締約方(包括195個國家和歐盟)。盡管聯盟成員一再對外說:“我們歡迎任何人加入”;但《衛報》報道稱:“聯盟成員并沒有主動與世界最大碳排放國——中國要求會談” 。12月11日,中國外交部副部長劉振民批評美歐和部分國家組成雄心聯盟只是作秀。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別代表解振華則重申,中方致力于推動各方相向而行,確保會議達成一份全面、均衡、有力度、有雄心、有約束力、適用于所有各方的協議。人們疑惑的是,“雄心壯志聯盟對”巴黎氣候大會最終達成共識是促局還是攬局?
連日來巴黎氣候大會爭執的核心是發達國家必須從2020年開始轉移數千億美元資金給發展中國家,但發達國家尚未完全答應出資。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說,在2020年必須動用的1000億美元減排資金,如今只籌到620億美元。
有媒體分析,美國歐盟是要挽回越來越離心的應對氣候減排話語權。細看全長23分鐘,其中前5分鐘用于拍照,八位部長輪流發言用了15分鐘,回答記者問題用了3分鐘的“雄心壯志聯盟”記者會,除了高呼“我們這個群體今晚需要團結、需要站在一起”外,沒有實質內容被西媒稱為“垃圾的發布會”。
奧巴馬政府目前面臨著兩難抉擇:如果簽署不具約束力的條約,會受到國際社會的強烈譴責,美國的國家形象會受到很大損害,同時也會被看做是向共和黨低頭讓步的軟弱表現;如果簽署有約束力的條約,很可能遭到國會的否決,從而重演《京都議定書》的悲劇。有媒體形容時下巴黎氣候大會情形,臺上,元首們高調宣示節能減排事關地球存續人類存亡,宣布本國的自主減排承諾;臺下,各國談判代表們仍在進行著最后的討價還價沖刺,千方百計讓自己少減點兒,推著其他國家多攤點兒。大家差不多都抱著“同一個夢想”,即道義地位站得高高的,減排任務擔得少少的。
1997年通過,并于2005年正式生效的《京都議定書》,首次以法律文件的形式規定了締約方國家(主要為發達國家)在2008年至2012年的承諾期內應在1990年水平基礎上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量5.2%,此為議定書的第一承諾期,并即將于2012年12月截止。作為人類歷史上第一個具有法律約束力的減排文件,《京都議定書》從誕生之日起,就注定了其悲劇命運。發達國家政治意愿不足、各國互信缺乏等氣候談判根深蒂固的矛盾,正是埋葬《京都議定書》的主要推手。作為全球最大的溫室氣體排放國之一,美國從氣候談判伊始,就一直堅持“不承諾減排義務”,要求“發展中國家同樣減排”。
人們關注的是,會否重演《京都議定書》的悲劇?
11月30日中美兩國元首巴黎會見后一致認為,氣候變化巴黎大會為強化行動、應對氣候變化這一重大挑戰提供了重要機遇。兩國元首重申雙方2014年11月發表的氣候變化聯合聲明和2015年9月發表的氣候變化元首聯合聲明,其中包括對巴黎協議的共同愿景。雙方強調將加強合作,并同其他各方一道努力,使巴黎大會達成有雄心、成功的成果。
此前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9月25日在華盛頓同美國總統奧巴馬舉行會談,雙方再次發表關于氣候變化的聯合聲明。美國采取了重要的減排步驟,并于當天宣布進一步的重要實施計劃。中國正在大力推動綠色低碳、氣候適應型和可持續發展。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對此發表聲明,對中美兩國政府在解決氣候變化問題上采取顯著步驟予以贊揚。他表示,這將有助于今年在巴黎達成一項普遍的、有實際意義的協議,進一步顯示出世界上兩個最大經濟體在邁向低碳未來過程中所擁有的共同愿望和嚴肅態度,在世界范圍內顯示了強有力的領導作用并起到了示范作用。此后的9月27日,習近平主席在紐約聯合國總部出席聯合國氣候變化問題領導人工作午餐會,對于將于今年年底舉行的氣候變化巴黎大會強調,要拿出切實有效的執行手段,敦促發達國家要落實到2020年每年提供1000億美元承諾,并向發展中國家轉讓技術;對于中國的責任,習近平承諾,中國爭取到2020年實現碳強度降低40%-45%目標,同時中國還將推動“中國氣候變化南南合作基金”盡早投入運營,支持其他發展中國家應對氣候變化(見中新網2015年10月1日)。中美聯手應對氣候減排,和中方主動承諾依時減排在世界引發連環反應。客觀上為巴黎召開的氣候大會上達成有法律約束力的協議奠定了基礎。那么,美國歐盟在巴黎大會即將取得成功落幕前夕突然繞過中印這兩個大國去主辦“雄心壯志聯盟”新集團實在是多此一舉,用中國外交部副部長劉振民之話是作秀。
為何美國代表會有此舉?美媒云,考慮到競選總統的民主黨候選人和大多數共和黨候選人在應對氣候變化的需求和迫切性方面的分歧,在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前,這個問題尤為敏感。11月11日,美國國務卿克里提前“潑冷水”稱,巴黎氣候談判不會達成一項從法律上要求各國減排的“條約”?死锉硎,目前要判斷共和黨控制的國會將如何回應一項全球性協議還為時過早。克里的話表明,巴黎氣候變化大會達成有法律約束力的協議并不樂觀。個中之因又是美國內部壓力,直接說是美國總統大選兩黨競爭的壓力。此前,在氣候問題上,美國兩黨巳斗得不亦樂呼。可見美國承諾并帶頭減排是關鍵。
在此情勢下將中國、印度排降除的“雄心壯志聯盟”出現迎合美國國內一些人們主宰世界心理需要。但形勢比人強,美國再也拿不出理由來阻擋世界潮流。中美元首在關鍵時刻的關鍵溝通起到關鍵性作用。促進大會最終排除干撓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