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說,石油市場是和國際政治最緊密聯系的市場”,美國《財富》雜志5日稱,世界已經看到石油下跌對俄羅斯和東歐帶來的沖擊,對委內瑞拉和伊朗的政局也有明顯的影響。
澳大利亞廣播公司稱,油價下跌將世界分裂為贏家和輸家。油價的下跌很可能會對許多依賴原油進口的亞洲經濟體帶來積極影響。亞洲新興經濟體2015年的經濟增速可能從2014年的4.3%提升至4.7%。
美國投行摩根士丹利最近一份報告稱,如果油價長期處于低位,許多石油輸出國就面臨崩潰的風險。除了崩潰,隨著石油出口國認為有必要削減食物和石油補貼,中東地區出現動蕩的可能性也有所提高。不同團體之間也更有可能爆發戰爭,其中包括“伊斯蘭國”(IS)。報告稱,大家日子都好過的時候,就沒有理由要打,但是當和石油相關的資金枯竭,鄰國之間爆發的爭端也多了。該報告還稱,對于被公認是這次油價下跌最大贏家的中國來說,由于人民幣與美元的聯系相對緊密,其他貨幣相對于美元的崩潰,使得中國的出口顯得更加昂貴,這也是為什么中國經濟近來一直表現較差的部分原因。
油價暴跌的時期會持續多久?《金融郵報》稱,如今這個廉價的石油時代和以往不同。最近幾年,能源市場經歷了數次波動,許多分析師和決策者都天然地傾向于將油價下跌看成短期的“瞬時”狀態,而非長期變化的“信號”。但這次可能不同。世界正在經歷的并不止油價暫時探底。供給模式正在發生改變,這很有可能帶來長期的根本性轉變。《華爾街日報》稱,2015年下半年供需平衡后,油價可能會有所回升,但原油交易再次回到每桶100美元以上將可能是數年以后的事了。
廈門大學能源經濟研究所教授林伯強對《環球時報》說,歷史上低油價時期有過很多次,但能與這次相比的,應屬金融危機時期,當時油價最低跌破每桶40美元。他說,對中國來說,油價下跌總的來說是有利的,但同時中國出口確實會由于其他貨幣走弱而相對昂貴。中國對這次油價下跌的影響應全面考慮。
至于油價下跌何時結束,林伯強認為,油價暴跌導致的低油價時期何時結束,主要取決于兩個重要因素,一是歐佩克是否決定減產,二是減產多少,非歐佩克國家是否予以配合。但很多時候,人們總是不見棺材不掉淚,各國利益并不一致,要在這兩個要素方面達成一致并不容易。【環球時報駐外記者 孫微青木陶短房 環球時報記者 王躍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