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很多人來說,洋節也就是湊個熱鬧,找個理由“過節”來玩玩。不過,剛剛過去的萬圣節,卻讓人不得不吐槽:娛樂有邊界、好玩別玩壞。
時下一些幼兒園、少兒課外培訓,競相在萬圣節搞活動。形式可以說多種多樣,有要求家長與孩子一起雕刻搞怪南瓜,或者是把孩子打扮成奇特造型,等等。本來,這作為一種游戲,給孩子一個“撒野”的機會,也并無不可。然而,一些商家和培訓機構對商機關注太多,而對商德考慮太少。玩具店里銷售的萬圣節道具,充斥著僵尸、鬼怪等恐怖造型。一些血淋淋的設計,讓成年人看了都毛骨悚然。作為家長,看到小朋友戴著“青面獠牙”,拿著“斷臂殘肢”,難免感到如鯁在喉,心里堵得慌。
有另一則消息可以作為比較。就在今年萬圣節前,加拿大維多利亞市的一名母親,向媒體投訴一家大型連鎖超市銷售的萬圣節女童服裝太性感,結果引起輿論嘩然,該公司被迫在全北美下架“問題”產品。筆者特地瀏覽了被投訴服裝的設計,其實只是普通的兒童迷你裙,和時下國內一些兒童服裝相比,根本談不上“性感”。
有西方“鬼節”之稱的萬圣節,的確免不了“嚇唬人”與“惡作劇”的元素,然而,經過西方社會的演繹改造,萬圣節實際上已經成了增進社區和家庭互動的節日。小朋友手拉手挨家挨戶敲門討糖,圍著壁爐全家一起聽鬼故事……“嚇人”不再是萬圣節的主基調,這就像“愚人節”的主題也不是真的要愚弄別人,而是無傷大雅地通過開玩笑來活躍人際關系的氣氛。可是這些節日,到了中國卻往往被“玩壞”。“愚人節”成了“整人節”,甚至于成了網上各種謠言的爆發日。
所有玩過游戲的人都知道,任何游戲都必須有規則,只有把規則執行好,才能玩得開心。而游戲一旦沒有了規則,不但失去了樂趣,甚至會滑向快樂的反面。過節,同樣如此。(施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