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家安全顧問蘇珊·賴斯女士正對我國進行訪問。賴斯此行將與我國領導人舉行會談,就雙方關注的雙邊、地區與全球問題進行磋商,并為美國總統奧巴馬今年11月參加在北京舉行的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會議以及中美元首峰會做前期準備。
前年以來,中美兩國政府先后換屆,雙方各自產生了新一屆領導人,并在去年6月在美國舉行了莊園峰會,就雙邊關系和廣泛的地區與世界事務深入交換了意見。中方提出了雙方共建“新型大國關系”的主張,并在此后推進雙邊關系的過程中得到了美方不同程度的積極回應。
新型大國關系是不同于過去的更為互尊、平等互利的大國間關系。我國愿意推動中美新型合作,并為此做出了積極努力。自去年6月峰會以來,兩國在經貿投資與人文交流的合作加快。在國際安全領域,中美等國在聯合國安理會的框架下合作,和平地消除了敘利亞的化學武器。針對近期伊拉克的人道主義危機,我國采取了開放合作立場,這也有利于這一地區的國際反恐合作。
毋庸諱言,中美關系的現狀與“新型大國關系”的目標還有距離。由于新興國家一段時期以來的高速發展,國際關系的力量對比正在發生變化,超級大國對國際秩序出現轉型不免敏感,對中國發展引起的國際關系調整有所顧慮。尤其是由于自身發展滯鈍,美國已不再那么淡定,它對國際事務的把控也已不再那么得手。
在世界秩序變遷的關鍵時代,美國未雨綢繆、居安思危并非不可理解,但它開出的處方卻未必合適。鑒于中國崛起,美國打出“亞太再平衡”旗號,力圖握緊它在東亞的權杖。美國以國際水域與空域自由航行與飛行的名義,高頻度對我國抵近偵察。美國一改對釣魚島歸屬不持立場的原有政策,公然對我國加強威懾。美國自己不批準《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卻依此對我國的傳統海洋權益說三道四,并罔顧我國在南海的島礁主權持續受到侵蝕的客觀事實。美國對包括我國在內的各國大規模實施網絡監控,卻指責中國損害美國信息安全,甚至提出引渡我國軍人的荒唐要求。
美方上述種種行徑,不僅無助亞太平衡,還給近期中美關系帶來波折。去年中美元首莊園會晤之后啟動的雙方關于網絡安全的工作組會談,就因美方粗暴提出引渡中國軍人而被迫停止。應該指出,隨著中國走出去,我國的經貿與人員安全越來越依賴于海洋安全。按照國際法保障公海與國際海域以及上空的自由航行已同我國的切身利益息息相關,在這方面中美合作的可能性本應擴大。
正因如此,中美在今年的環太海軍軍演中共同出場,合作演練國際反恐,兩國在上半年還就達成多邊《海上意外相遇規則》取得共識。但即便如此,我國依據國內法和國際法,認為在他國專屬經濟區以及上空的航行與飛行必須具有和平性質,而高頻抵近偵察顯然具有敵意,與和平目的背道而馳,這是我們與美國的根本分歧。
正因存在問題,中美更需會談。我們希望中美共同秉持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原則,擴大合作面,縮小分歧面,從而管控并穩定兩國關系。無論是關于海空安全或是信息安全,中美既有客觀利益的分歧,更有實現合作的需求。中美雙方應積極采取合作性思維,在相互尊重的基礎上,排除當前互動中的一些障礙,使中美關系躍上新臺階。(沈丁立 作者為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副院長、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