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福布斯網9月3日文章,原題:日印反華聯盟?不存在,這只關乎經濟
9月3日,印度總理莫迪結束對日本的訪問。他訪日期間,許多媒體都在渲染日印結成新的戰略同盟,以遏制中國的“擴張主義”。
這么做對安倍晉三政府及安倍本人很有必要。由于印度比菲律賓或越南有影響得多,因此將前者拉進反華同盟將成為戰略上的重要步驟。
不過,這種情況不會發生。對于安倍對“擴張主義”的憂慮,莫迪只是表示口頭支持,而他和印度在戰略上能配合日本做些什么還不明朗。
重要的是,莫迪拒絕將印日關系朝安全和軍事合作方向調整。盡管兩國政府首腦同意將海軍聯合軍演常態化,但進一步拓展安全關系被降格為“還需進一步研究”。
莫迪拒絕安倍有歷史、政治和經濟方面的原因。印度是冷戰時期第一個宣布不結盟的大國。如今也一樣。
印度跟日本聯手對付與自己分享3000公里邊界的中國會付出怎樣的代價?有媒體認為,印度關心的是印度洋航道的暢通。東亞國家都有這方面考慮,因為中東能源只有通過這里才能運輸。
我們不應認為中國沒有向莫迪伸出溫暖的友誼之手。他宣誓就職后接到的第一個電話,便來自中國總理李克強。
印度想要和需要的是經濟和技術發展。對日本來說,印度可能意味著重大項目、投資和貿易的難得機會。不過,日本在印度落后于中國,目前印中貿易幾乎是印日貿易的4倍。
據日本貿易振興機構數據,以美元計算,日中貿易在2012年和2013年分別下降3.3%和6.5%。2013年,印度對華直接投資91億美元,比2012年下降32.5%。印度能否成為對日本而言的經濟發展新引擎?我們希望如此。印度聯合日本對付它的鄰國以及重要經濟伙伴中國的情況不可能發生,而且在任何情況下都不具有建設意義。(作者斯蒂芬·哈納,張旺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