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參考消息報道【德國《世界報》網站6月29日文章】題:北京的新式“和平睦鄰關系”(作者約翰尼·埃爾林)
北京人民大會堂安放著巨大的藍色背景標牌,上面的圖案是飛翔的和平鴿。這種氣氛很合時宜:現在是慶祝和平共處五項原則這一古老的中國外交政策慣例的時刻。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緬甸總統吳登盛以及印度副總統哈米德·安薩里一起面對700名外交官、官員和記者贊揚了這一擁有60年歷史的外交政策指導方針。
1954年,這三個國家的政府領導人在時任中國總理周恩來的推動下一致贊同這些旨在相互和平交往的規則———后來它們被表述為一種理想的普遍外交政策原則:根據該原則,所有國家都應該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和平共處。
即便其中一些內容聽起來非常美好,但值得慶祝的東西卻不是很多:當時在蘇美兩個超級大國冷戰期間,世界就對北京提出的公式不怎么感興趣。就連這三個簽約國也沒有遵守這些原則。1959年,中國和印度因為后者收留從西藏流亡的達賴喇嘛而爭吵不休,1962年兩國為了爭奪喜馬拉雅山地區的領土發生了激烈的邊界戰爭,相關的領土爭議至今仍然存在;北京曾支持緬甸前軍政府,這至今仍然影響著兩國關系。
其實,現在的情況也好不了多少。幾個月來,中國同東中國海及南中國海鄰國之間激烈的領土爭端和它言辭上富有進攻性的外交政策令東亞、東南亞和國際社會感到恐慌。但今天習近平主席保證,他的國家將堅定不移地走和平發展道路。即便中國將變得日益強大,世界也不必害怕中國的崛起。
他在向全國直播的主題演講中說,中國不認同“國強必霸論”,中國人的血脈中沒有稱王稱霸、窮兵黷武的基因。中國不會把自己的意志強加于人。
本報在他演講結束后采訪了一些外交官,其中也包括俄羅斯駐華大使安德烈·杰尼索夫。他們認為,中國著重強調和平意圖是在有意識地發出一個信號,即北京認真對待其他國家的擔憂。
習近平也想讓五項原則在新的版本中復活。他說:“新形勢下,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精神不是過時了,而是歷久彌新。”但他不愿聲稱五項原則確實對國際關系擁有具體影響。實現五項原則的目標還任重道遠。他把“核心利益”這一概念引入了五項原則。保護主權和領土完整是核心利益。主權是國家利益的根本體現和可靠保證。“這些都是硬道理,任何時候都不能丟棄,任何時候都不應動搖”。
換句話說,當涉及中國自身利益時,北京就會優先考慮干涉。這尤其適用于和日本、越南或菲律賓之間存在的高度危險的領土爭端。
北京也為保護其全球范圍內的貿易、經濟和原材料利益出手干涉。與1954年時受孤立的中國不同,如今這個依賴原材料進口的全球第二大經濟強國正在打造一支強大的海軍。中國是位列美國之后的全球第二大軍費開支國。為保護其海運航道,中國在聯合國授權下在非洲之角打擊海盜,從戰亂地區解救本國公民。
習近平通過大量暗示不點名地批評了美國。例如,他要求推動“國際關系民主化”。他說,壟斷國際事務的想法是“落后于時代的”,這樣的行動“也肯定是不能成功的”。世界上的事情應該由“各國政府和人民共同商量來辦”。中國反對“采用非法手段顛覆別國合法政權”的任何嘗試。使用國際法時不應采取雙重標準。“不能犧牲別國安全謀求自身所謂絕對安全”。雖未挑明,但中國顯然與美國存在摩擦。
與此同時,習近平希望與美國發展“新型大國關系”,與俄羅斯發展“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系”,與歐洲發展“和平、增長、改革、文明伙伴關系”。目標和夢想是建設一個和諧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