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消息(記者萬戴、曾韻):近期,國內媒體熱炒“舌尖上的浪費”,尤其是公款的“剩”宴。一些豪華宴會上,一盤盤幾乎沒有動過的螃蟹、整只雞、整條魚就被倒進垃圾桶。嚴重的浪費現象引發人們憤怒,也引發人們思考如何解決“剩”宴問題。我們把目光轉向國外,看看其他國家是如何處理這一問題的。
首先來看看地球另一端的墨西哥人的做法。不同于歐美人的商務范兒,墨西哥總體來講依然是一個人情社會。因而,對于墨西哥人來說吃吃喝喝、迎來送往依然是他們生活中的一個主旋律。
墨西哥人聚會宴請的形式,可以依照環境、內容和組織者的不同分為三種:第一種是由政府或者是大單位組織的宴請活動,內容多為冷餐會或者是自助,參加活動的人相互多為公務往來,在席間以飲酒談話為主,吃東西基本為淺嘗輒止;第二種則是個人間的請客吃飯,根據賓主間私人關系的遠近可能在餐廳也可能是家宴。在這種宴請里,墨西哥人秉持著和中國北方人一樣的習慣,寧濫勿缺,一定要客人吃剩才算是宴請到位。但是墨西哥宴請多為分餐制,客人為了表示禮貌一定會吃完自己盤中的份額,所謂的‘剩飯’只是在主餐盤中沒被消耗的公共菜肴;第三種則是私人關系非常要好的人之間舉行的聚會,這種聚會并不一定準備豐盛的菜肴,三五好友飲酒談笑即可,和大魚大肉的宴請有著本質區別。
墨西哥人對于‘面子’的觀念和東方人迥異,即使在公務宴請中,如果不是非常正式的場合,他們也不會覺得將吃剩的東西打包有什么不妥。而在記者參加過的墨西哥家宴中,許多長輩會將沒被動過的菜肴打包,熱情地交給年輕的記者,在他們看來,這不但不會有傷面子,更是一種對晚輩關愛和親近的表現。
熱情的巴西人對于食物同樣是十分熱衷的。但是由于餐桌習俗的不同,巴西人都是自助餐,如果是點餐的形式,也都是每個人點自己的分量,所以通常,餐桌上大家都會遵守“吃多少取多少”“吃多少點多少”的習慣,做到不浪費食物。
但是,作為世界上的糧食生產大國,巴西的食物浪費情況其實十分嚴重,數據顯示,巴西平均每天浪費糧食近4萬噸,這一數據相當于兩千萬巴西人一天的食物總量。而其中28%的浪費主要源于效率欠佳的收割、運輸和儲存條件,另外15%在工業加工中就被浪費掉了,還有20%是在日常烹調和餐飲過程中浪費掉的。
為此,巴西有關機構從1998年開始就在推行一項有關避免食物浪費的法律,也就是鼓勵餐館和私營單位將每日剩下的食物捐贈給社會。但是目前這一法案尚未有結果。不過現在不少州政府和非政府組織都在積極努力向家庭婦女還有兒童宣傳浪費食物的嚴重性,并指導他們如何正確對待食物。
由于飲食文化的不同,中西方對于剩宴處理方式難免有所不同。西餐都是分餐制,每個人自行決定吃多少。而中國的宴席文化注重聚餐制,使得“剩”飯的形成成為一種可能。當然,盛宴變成“剩”宴,這其實是對中華飲食文化的一種誤解甚至是褻瀆。孔子說,食不厭精,膾不厭細。食物講求精細,在精而不在多。而做菜的最高境界是“吃光盤中餐”,這是對廚師勞動成果的一種肯定,更是對中華傳統飲食的一種贊賞。(原標題:媒體熱炒“舌尖上的浪費”墨西哥巴西如何處理“剩”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