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BBC電臺今天發表文章,稱拉丁美洲城市化迅速發展,但是不平等加劇。
聯合國人類居住計劃一份題為“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城市狀況”的報告說,拉丁美洲是世界上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區,盡管這改善了經濟的機會,但同時是世界上最不平等的地區。城市化在本地區的迅速發展為很多人提供了勞動和更好的生活條件,但是它的社會、經濟和環境的成本過高。
經過漫長的人口從農村地區向城市流動的進程后,拉美地區近80%的居民(4.68億人)生活在城市里,現在流動正在下降。城市的發展處于混亂狀態,造成貧民區和貧困地帶的擴散,形成城市分裂和深刻的不平等。聯合國的報告認為,最大的問題是沒有為縮小這個問題而工作,而是城市在繼續擴張,特別是在邊遠地區。
在拉丁美洲三分之二以上的財富來自城市,但城市里四分之一的人是窮人。估計有1.11億人生活在城市的貧民區,這表明不平等的指數很高,存在不安全和暴力。最近60年在整個地區城市快速發展,負面的是城市的面積增加超過人口的增加,降低了城市的密度。這使得基礎設施和提供服務的成本高,包括市政的公共管理成本。解決的辦法之一是更多地發展垂直住房或加大城市的密度。
拉美地區城市的住房赤字增加,1990年為3800萬套,2011年增加到4200-5100萬套。生活貧困城區的人口1990年為1.06億人(占居民的33%),2011年增加到為1.11億人(占居民的24%)。
城市擴張的嚴重后果之一生產食品的農村地區受到破壞。聯合國的報告認為加大密度從生態上說是更加有效的和經濟的,人們生活在小城市是積極的現象,不占用那么多土地。
報告提出的另一項建議是加快城市的改革,主要是在機構的和法律的框架內進行,通過將消除貧困放在優先地位的公共政策去實施。政府進行協調,地方當局也能夠創造就業,實施有社會重大影響的工程,市政府對綠色經濟有很大的能力,促使企業尊重影響環境的建設的準則。
拉美地區大城市的一個問題是道路紊亂和它的生態后果,這是本地區的重大挑戰之一。最近15或20年拉美地區創造了新的城市形式即共同城市化的進程,這在拉美比其他的大陸更為重要,這是一個管理的問題,是一種挑戰,與城市走廊的現象一樣,可能是一個經濟的機遇,但是需要新的管理機制。
最近15年摩托化的指數上升脫離了政黨軌道。2008年20%的成年居民有汽車,必須改變這種狀況,增加城市的公共交通,因為從經濟上說在城市建設新的道路是不可持續的。(管彥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