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金融時報》3月17日文章】題:美國夢魘。
那些哀嘆美國衰落的人可能顯得有些過度緊張,但是中國的崛起卻是有目共睹的。
美國人似乎喜歡閱讀關于國家衰落的書籍。預言的聳人聽聞,文字的激昂熱烈,書名的生動活潑,作者們無所不用其極。保守派評論家馬克·斯泰恩所著《美國之后:準備迎接末日決戰》一書成為《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的第四名。彼得·D·基曼的《成為中國的賤人與另外9 個我們必須立即避免的災難》一書則一度成為亞馬遜網站的頭號暢銷書。
毫無疑問,斯泰恩和基曼都是在順應美國,尤其是美國保守派中的“時代精神”。右派人士的首選電視頻道福克斯新聞網在2010年進行的一次民調顯示,62%的美國人認為美國處在衰落中,比認為美國處在上升中的人數比例26%高出一倍以上。
幸運的是,并不是所有的“衰落論”書籍都像斯泰恩和基曼的作品那樣歇斯底里。托馬斯·埃茲爾和阿爾溫德·蘇布拉馬尼安兩人所撰寫的嚴肅著作都是開卷有益的。
埃茲爾是一位老資格的時政記者,曾寫下有關美國政治中的種族因素的經典論著《鏈式反應》。美中不足的是,他的新書《節儉時代:拮據將如何改變美國政治》把過多篇幅用于討論經濟,而經濟并非他的特長。
埃茲爾的書把重點放在國內政治上,而蘇布拉馬尼安極具洞察力的專著《黯然失色:在中國經濟主導地位的陰影下生活》則談論了全球經濟和地緣政治。此書是一部晦澀卻有益的經濟分析讀物,它聲稱中國經濟的規模勢必會超過美國——并且會很快拉大差距。曾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當過高級研究員、現任華盛頓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研究員的蘇布拉馬尼安聲稱:世界經濟乃至世界政治將會越來越以中國為中心。一個關鍵的節點將出現在人民幣取代美元成為世界儲備貨幣之時。蘇布拉馬尼安指出,鑒于中國已經是世界上最大的貿易國,這個時刻有可能會在 10年之內到來。
總體而言,這一堆 “衰落論”書籍實際上是在等待別人的反駁。而外交政策分析家羅伯特·卡根的《美國打造的世界》一書就是這樣的反駁。
卡根提出了引人注目的主張,稱自上世紀60年代以來,美國在世界經濟中所占份額一直保持基本穩定,即占世界總產量的大約四分之一。他的這些數據并非憑空捏造—一他援引美國政府的官方數字來印證自己的觀點。
在回到他更為熟悉的地緣政治領域時,卡根的論述就變得更有說服力一些。就中國的經濟實力為什么不會自動轉化為政治影響力的問題,他提出了一些可靠和重要的論點。與美國不同,中國的近鄰中有日本和印度等大國。美國的軍費開支也仍然高于“其他大國的軍費開支總和”。當美國進行戰爭時,它通常是與盟國共進退的——而俄羅斯和中國則相對孤立無援。
作為記者和專欄作家,我一直在周游世界。我發現,美國經濟和政治力量的消退以及重心向中國的轉移已經很容易察覺。美國正在從兩場沒有獲勝的戰爭中黯然退出——并發現自己的影響力受到阿拉伯之春的威脅。歐洲領導人正在請求北京而不是華盛頓提供緊急金融援助。整個非洲大陸正在被中國投資所改變。即便是在美洲,中國的影響力也在增長:巴西與中國的貿易額現在超過了它與美國的貿易額。當我被卡根文字的力量所震懾的時候,我突然想起已故著名喜劇演員格勞喬-馬克思的一句玩笑話——“你會相信哪一個,是我還是你自己的眼睛?”而在這件事情上,眼睛占有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