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媒體報道,世界第一艘核動力航空母艦美軍“企業”號航母本月11日啟程前往中東地區,執行它的最后一次部署任務。當天,伊朗總統艾哈邁迪—內賈德回應稱,伊朗不怕任何軍事行動。
近來,美國和以色列在伊朗核問題上的矛盾尖銳化、公開化。以總理內塔尼亞胡5日在白宮與美國總統奧巴馬會談時仍堅持強硬立場,強調以色列在面對威脅時“有保衛自己的權利”。而奧巴馬則屢次表態稱,目前仍有機會通過外交途徑解決伊朗核問題。這從一個側面顯露出奧巴馬政府在伊核問題上的尷尬處境。
伊核問題由來已久,它可以被視為1979年伊朗伊斯蘭革命以來美伊之間顛覆與反顛覆斗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本世紀初,美國將伊朗列為“邪惡軸心”之一,加緊推進政權更迭活動,伊朗也隨之加速核開發計劃作為應對策略之一。雙方圍繞伊核問題的斗爭日趨激烈,成為雙方關系中的一條主線。
經過近十年的積極努力,伊朗的核開發計劃取得了明顯進展。伊朗堅稱其核計劃是為了和平利用核能,而非研發核武器。美國、以色列都心存疑慮,極力尋查伊朗研發核武的證據,國際原子能機構新任總干事天野之彌就任后也大力配合,但始終未能掌握令人信服的確鑿證據。六國同伊朗之間的談判始終未獲得實質性進展,美國推動下的國際制裁也未見多大成效。在這種形勢下,該怎么辦?這成了對伊核問題最為關切的美國和以色列之間難以達成一致的大問題。以色列關心的是自身的國家安全,而美國考慮的是它在世界上的霸主地位和影響力。
對于伊朗核開發計劃究竟已進展到何種地步,美以雙方的評估確有差異,但不大。據報刊透露,以方情報部門認為,伊朗一旦決定制造核武,可在1年時間內生產出4枚核彈,若將其安裝在導彈上再需1年到2年。美方情報部門則認為,伊方需要的時間要更長一些。其實,對于始終存在著遭到美以軍事打擊威脅的伊朗,采取的對策是致力于擁有一切必需的技術和物質,一旦需要即可迅速轉化為核武,但目前絕不踩過美國設下的紅線,即不生產核武。換句話說,不給美以動武的任何借口。
由于地處中東,以色列對國家安全面臨越來越嚴峻的形勢倍感焦慮?墒,以色列的難處是沒有美國的參與、配合,它一家單獨動武還存在實際難題;而坐等美國同意,又會貽誤時機。然而,美方的憂慮在于,一旦開戰,后果難以預料,不僅會引發中東大亂,甚至會影響到美國乃至全球經濟的復蘇。尤其是在美國大選年,這更是極不可取的選項。美以分歧聚焦于此。奧巴馬與內塔尼亞胡5日進行了長達2個多小時的會談,看來也未能最終彌合雙方分歧。以方要求美方承諾一旦制裁無效就著手采取軍事打擊手段,未能達到目的;而美方要求以方承諾不要輕率動武,也未能獲得以方允諾。雙方達成的妥協是在近期,或者說在美國大選前不對伊動武。
美國《新聞周刊》日前發表題為《奧巴馬危險的伊朗游戲》的文章指出,對奧巴馬來說,制訂對伊朗政策就像“下一盤利害攸關的三維國際象棋”,它要求總統同時實現三個目標:制止伊朗獲得核武,防止依賴石油的全球經濟滑向深淵,控制住難以駕馭的以色列,而實現一個目標就會削弱另一個。這段話形象地描繪出奧巴馬總統在伊朗核問題上的困境,而伊核問題在一段時間內也將繼續被國際社會關注。(丁原洪 中國前駐歐盟大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