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大多數中國人來說,“鼓嶺”可能是個陌生的地名。但對曾經在上個世紀初生活在中國的美國人密爾頓·嘎登勒而言,這個位于福建省福州市山間的舊地卻凝結著他最快樂的童年時光。
15日,華盛頓萬豪飯店馬歇爾廳,燈光熠熠。美國友好團體在這里舉行午宴,歡迎習近平副主席到訪美國。演講過程中,習近平向中美來賓生動講述了一段中美友好交往的佳話。
1992年春天,在福建省福州市擔任市委書記的習近平,從《人民日報》上看到一篇題為《啊!鼓嶺》的文章,講述了一對美國夫婦對中國一個叫“鼓嶺”的地方充滿眷念與向往,渴望故地重游而未能如愿的故事。
文中主人公密爾頓·嘎登勒生前是美國加州大學物理學教授。1901年隨父母來到中國,曾經在福州鼓嶺度過10年快樂的歲月。1911年,嘎登勒全家遷回美國加州。他始終保持著中國的飲食習慣,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再回到兒時的中國故園,但終因種種原因而未能如愿。臨終前,他仍不斷念叨著“Kuling,Kuling”。嘎登勒夫人不知丈夫所說的“Kuling”在什么地方。但為了實現丈夫魂牽夢縈了一生的心愿,她多次到中國尋訪,但由于不知鼓嶺的確切位置無果而返。后來,一位海外學子得知了這件事,幫助嘎登勒夫人弄清楚“Kuling”就在中國福州。
看完這個催人淚下而又讓人感到遺憾的感人故事,習近平放下報紙,馬上指示有關部門與嘎登勒夫人取得聯系,熱情邀請她訪問鼓嶺。
1992年8月,這個有點遺憾的故事終于有了美好的結局。嘎登勒夫人從舊金山轉道北京抵達福州。習近平和嘎登勒夫人相聚在福州,雖是初次見面,卻如故友相逢。在習近平安排下,嘎登勒夫人來到丈夫生前念茲在茲的鼓嶺,親眼看到那個美麗的地方,看到丈夫兒時曾徜徉其間的空濛云霧、滴翠青山。
“那天,鼓嶺有9位年屆九旬的嘎登勒兒時的玩伴,同嘎登勒夫人圍坐在一起暢談往事,令她欣喜不已。”700多名來自中美政商各界的來賓,聽著習近平的娓娓講述,都被這個故事深深打動。
“我相信,像這樣感人至深的故事,在中美兩國人民中間還有很多很多。我們應該進一步加強中美兩國人民的交流,厚植中美互利合作最堅實的民意基礎。”習近平講述的這段中美友誼的佳話贏得在場來賓的熱烈掌聲。
今天,在關心中美關系發展的各界朋友歡聚一堂、暢敘友情的時刻,習近平還特意引用了以下一組有說服力的數據,表明中美關系發展的廣度和深度:
——同40年前中美重啟關系時相比,同20年前嘎登勒夫人重返中國時相比,中美之間的人員往來飛速增長。每年有300多萬人飛越太平洋,穿梭在中美之間,從事各種活動和交往。
——“中美已建立38對友好省州和176對友好城市”。
——“當前,中方正在加大力度實施‘三個一萬’項目,即4年內為萬名美國大學生來華留學提供獎學金、‘漢語橋’萬人來華研修、公派萬人赴美攻讀博士學位。美國政府也正在積極實施‘十萬人留學中國計劃’。”
……
這預示著中美地方合作前景廣闊,人文交流后繼有人。
國之交在民相親,民相親在心相通。兩國人民中發生的這些感人事,如串串音符,匯成中美交往的宏闊樂章,在大洋兩岸回響。
“我希望兩國有更多的各界人士共同加入到中美友好事業中來,順勢而為、乘風破浪,抓住機遇、加強交流,增進互信、深化合作,把中美合作伙伴關系不斷推向前進!”習近平演講剛一結束,現場就響起了長時間、熱烈的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