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移民的警示
時間:2011-06-09 10:14 來源:人民日報
剛參加完在澳大利亞舉行的極端天氣災害國際研討會,就看到這樣一條新聞——美國阿拉巴馬州遭受強颶風襲擊。電視畫面中,一對老夫婦在廢墟前驚魂未定地告訴記者:“這是我們一生中最可怕的15秒。聽說颶風還會來襲,我們打算離開這里。”僅僅15秒,一個寧靜、整齊的小鎮便面目全非,還可能導致數以萬計的氣候移民。
氣候移民雖是近些年才出現的新名詞,但這種現象早已有之,僅因干旱和荒漠化導致的人口遷移就有上千年歷史。上世紀30年代,持續干旱和土地過度開墾導致席卷北美大平原的“黑風暴”,曾使得數百萬居民逃離家園,許多城鎮被棄為空城。伴隨這些移民的除了恐懼、孤獨,還有歧視和拒絕。當時加利福尼亞州政府甚至出動警察組成人墻,試圖阻擋如潮水般涌入的逃難者。在美國作家約翰·斯坦貝克1939年的名著《憤怒的葡萄》中,形象地描述了這些早期氣候移民的慘狀:數以萬計的逃難者,像慌張的蟻群,到處尋找工作,尋找任何可以果腹的食物。孩子們在饑餓中掙扎,找不到棲身之地。
現代社會,全球氣候災害、極端天氣對人類的影響越來越大。有數據顯示,1979—2008年間,全球有7億人因遭受風災侵襲而流離失所,有16億人受到干旱影響,其中約有10%—30%的人成為氣候移民。2005年美國卡特里娜颶風曾造成1800人喪生,數百萬人向政府申請救災庇護,有10多萬人再也沒有返回故地。2009年冬天,在哥本哈根氣候大會上,一位來自島國的女孩面對談判即將無果而終的痛哭聲,讓很多人都難以忘懷。
有國際機構預測了全球氣候移民熱點地區,其中亞太地區因人口稠密、各種氣候災害“一應俱全”而成為重災區。聯合國亞太經濟社會委員會發布的《2010年亞太災害報告》顯示:在1980—2009年間,亞太地區承受著全球自然災害造成的85%的死亡人數和38%的經濟損失。其中,南亞地區被不少研究數據分析為氣候風險最高、最脆弱的地方。在該區域,由于人口增長較快、災害適應和救助能力仍較薄弱,臺風、洪澇及海平面持續上升將產生數千萬需要永久安置的氣候移民。這些移民或被迫搬遷到鄰近村莊謀生,或成為南亞城市貧民窟的新居民,有的甚至越過邊境成為偷渡者。
不同地區和不同類型的氣候風險,對氣候移民的影響也會不同,應對策略需因地制宜。長時期持續的氣候風險,如干旱導致的氣候移民,常常與貧困聯系在一起,需要與國際發展援助、地區資源開發和減貧目標協同考慮。短期突發的氣候災害,如臺風、洪水和風暴等,主要考驗一個國家的災害應急管理能力。此外,移民政策的制定,還必須關注移民行為對于遷出和遷入地區的不同影響。綜合考量社會心理、歷史文化、經濟發展、民族構成等多種因素,只有加強在災害預防、移民安置、人道主義援助等領域的國際合作,才能盡量減小未來氣候移民對全球可持續發展的不利影響。(鄭艷)
編輯:張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