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民主、共和兩黨分別在最近兩周舉行了黨代表大會。共和黨提名麥凱恩,民主黨則提名歐巴馬參加今年十一月的總統大選。兩人近期民調數字不相上下(歐巴馬稍微高些),最后鹿死誰手目前尚難判斷。
在兩黨舉行黨代表大會之際,臺灣少數學者曾經應美國駐臺機構之邀,與兩黨代表進行視訊對話,討論的內容從美國內政、國際政治到候選人的特質都有,當然免不了也要觸及大家關心的中美關系及兩岸議題。
根據了解,美國民主黨黨綱內曾特別提到臺灣議題。臺灣媒體報導說是,民主黨主張,兩岸問題的最后解決必須得到臺灣人民的同意。美國媒體甚至為此致電臺灣學者,希望了解相關看法。筆者告以必須進一步查證民主黨的正式用語,因為這與美國一貫堅持,臺灣問題和平解決必須得到兩岸人民同意的官方正式說法有異。
另外共和黨方面,麥凱恩的兩岸政策則是遵循臺灣臺灣關系法。筆者特別就此詢問共和黨大會代表,據其表示這次共和黨大會確實沒有在兩岸及中國問題上有太多的著墨,但這并不表示共和黨不關心其與中國及臺灣的關系。未來美國將會在某些議題上把中國視為伙伴關系,但在其他問題上恐怕仍會有競爭、磨擦。
其實,退一萬步來看,筆者跟這些外國媒體、官員打交道多了,知道反正競選期間的政見不能當真。當年里根說是選上之后要和臺灣“恢復外交關系”,克林頓為了凸顯他和老布什政策的不同,說選后要痛懲北京及巴格達,結果里根和大陸簽了“817公報”,克林頓還費盡了心血才把大陸的最惠國待遇案和人權脫勾。政客的話絕對不能多信,選舉語言千萬別信。
整體持平而論,反正大家考慮的都是如何擴大自己的國家利益,減少可能的損失。根據筆者與美方相關人員對話所得概念,美方在兩岸關系方面所關心的重點有二:一是區域安全,二是對美國有利的東亞權力平衡安排。這才是為何美方堅持兩岸當局不得任意增加緊張,破壞現狀,而此一現狀必須由美國來界定的道理。
話講起來簡單,但是其中含有很深的戰略意涵。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大幅成長,經濟的起飛,中美關系變得更為復雜,彼此之間的利益交織,不是單純的交往或是對抗能夠解決問題。合作中有競爭,競爭中有妥協,但由于美國對于中國的發展方向仍然不能確定,所以另一方面,臺灣、韓國、日本都是必要時用來牽制中國的工具。這就是所謂有利于美國的東亞權力平衡的精神之所在。
也正因為如此,臺灣就必須了解,所謂的民主價值不會是美國支持臺灣的唯一標準。美國一方面想要利用臺灣,逼迫臺灣展現自衛的決心與能力;另一方面又不準臺灣有任何挑釁的言語和行動,以免損及美國的國家利益。事態其實已經非常明顯,臺灣如何在一方面顧及美臺關系的前提下,另一方面又要考慮自己及整個中華民族的長遠利益,不讓華府當成圍堵、限制中國發展的工具和走狗,這就有賴于臺灣最高當局的戰略規劃、明辨慎思及謹言慎行了。
(作者 蔡逸儒 文化大學中山所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