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聽到有人說,做工作 “擺平就是水平”。乍聽,覺得不無道理。平日里有些領導不就在強調工作“不看過程看結果”嗎?“擺平”,無疑就是一個好的結果。
然而,細細回味,“擺平”這個結果未必一定好,至少它經不起推敲。如果在工作過程中,有人不是運用講理說服,而是采用行政壓服的辦法予以“擺平”,這是我們想要的結果嗎?有人采用欺騙乃至動用違紀非法的手段去“擺平”,這是好結果嗎?
“擺平”作為一種結果,從表面上看,似乎已塵埃落定。然而,未必。因為其中潛藏著深深的隱患。或許,矛盾不會立即爆發,但終究在醞釀,在膨脹,猶如一枚定時炸彈,隨時可能爆炸。而一旦爆炸,則后果堪憂。
毋庸置疑,各地近年來不少因土地征用、房屋拆遷、環境污染等問題引發的群體性事件,其中有些恰恰是“擺”而不平的產物,或者說就是“擺平”后引發的“后續效應”。
在個別地方,面對一些難點、熱點、焦點問題,不是通過做耐心細致的思想工作去教育引導,不是通過做扎扎實實的整改工作去展示誠意,而是在“擺平”思維的指導下,不惜搞歪門邪道,甚至采取所謂的非常手段。
殊不知,這樣的做法,愈想“擺平”愈擺不平。尤其當群眾的利益受到嚴重損害,善良的感情被欺騙,逆反心理急劇擴張之時,政府部門的一個不當舉動、干部的一句不慎話語,都有可能成為引燃問題的導火索。
“擺平”,看似為救一時之急,究其實質是急功近利、自欺欺人的行為,終究后患無窮,與為民執政、科學執政背道而馳。對此,我們不僅應從觀念上制止“擺平”思維,更應從制度層面上杜絕“擺平”行為。做好基層工作,不靠“擺平”靠“端平”。也就是說,必須從“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出發,堅持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做到“一碗水端平”,從而真正引導好、保護好、發揮好廣大群眾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端平”才是真水平。“端平”,就是公平的直接體現。要知道,公平是社會的基石,我們的社會須臾離不開公平。缺失了公平,社會就會丟失誠信與秩序。對基層干部而言,堅持“端平”,就是要堅持原則,做到政策面前人人平等。事實上,只有尊重和維護絕大多數群眾的利益,我們才能把好事做好、實事辦實。
前不久,浙江金華一個村的征遷工作進入尾聲。這個小村因為地理位置優越,村民都不愿搬遷,是當地有名的搬遷“困難村”。但這次,只用了30多天時間就完成了這個村132戶、4.7萬平方米房屋征遷的簽約工作,且無一戶上訪。經驗何在?管委會負責人說,“征遷工作只要真正堅持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一個政策貫徹到底,一把尺子量到底,‘一碗水端平了’,老百姓就會服氣”。做其他任何工作也是一樣,只要堅持公平公正,并加強與不同意見的善意溝通,把工作做到位,則必能理順情緒,從而團結并引導廣大群眾同心同德推進各項工作。
要真正“一碗水端平”,要求我們的基層干部必須加強學習,不斷提高理解政策、運用政策的能力和水平;必須深入群眾,不斷加強與群眾的血肉聯系;必須干凈干事,才能經得起誘惑,真正把事情做好做實,做到“端平”而不是求一時之功的“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