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一些公共事件或司法案件,近來輿論批評表現得不依不饒,并因此引發爭論。一種觀點因此看似順理成章,即認為網絡存在偏見,有些洶涌的批評純粹無理取鬧,另外,網民狹隘的批評一旦受到縱容,往往會出現這樣一種惡性循環——當事人尤其是政府部門回應輿論質疑后,網民往往會變本加厲,提出更多的質疑,由此導致回應者處境極為艱難,經常陷入兩難的境地。
批評偏好加上網絡高昂的信任成本,造就網絡輿論的“刻薄”印象。前者早已司空見慣,是網絡表達環境所致,加上現實生活中的媒介,所能擔負的批評重任極為有限,人們自然會將自身的批評沖動轉移到網絡上;至于網絡高昂的信任成本,必須指出的是,這種狀況并非只是局限于政府部門這類特定群體。
混跡網絡的人或許對過去諸多網民不信任表現記憶猶新,比如由網民發起的捐助患血癌女孩魯若晴這個事件中,即有網民質疑發起人的動機;又如在今年的“315”晚會期間,因為何潤東微博爆出的“八點二十發”,公眾人物涉嫌參與公關,很多在此期間發表傾向性觀點的公眾人物,都受到網民的質疑。盡管部分當事人試圖辯解,但并不能獲得網民的信任。至于近年來在網上從事公益事業,或部分雷鋒式的公眾人物,他們也早已毀譽參半。
如何看待網民的不信任,事實上,這正是虛擬社會必然出現的狀況,一個人在網絡中的角色扮演,往往有著臉譜化的性格特征,這其中,或通過不留情面的吐槽、爆料等行為,以另類出演進入網民視線;或因為對公共事務的介入而表現出意見領袖的魅力,諸如此類,評價不一,但相同的是,他們都有著鮮明的性格特征。這是網絡獨有的生活方式,它強化了每個人的個性特征,但因為這種臉譜化印象,加之網民彼此了解的途徑有限,由此加劇了圍觀者的道德審視沖動,于是我們看到,那些在網上高調地介入公共事件的人,其行為塑造的道德觀感,往往因為其高調而遭遇吹毛求疵的批評,這些批評未必有根據,但或可看出網民的不信任傾向。
網絡的批評與解構偏好,以及虛擬的社交環境,是高昂信任成本的重要原因。這種不信任可能隨著公共討論的深入而有所緩解,唯獨需要注意的是,那些發生在現實生活中的,尤其是原本政府部門應該公開的信息,或按理應給予回應的事件,一旦本著網絡輿論刻板印象,認為對網絡批評“不必過于緊張,甚至有必要忽視”,那時,網絡的不信任就會加劇現實的成見。近來有媒體有類似表態,一方面認為網絡輿論的質疑無窮盡,另一方面又認為政府部門責無旁貸,這種狀況其實并不矛盾,畢竟網絡的不信任并非全然是網絡氣質的流露,它也是對社會現實的一種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