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類似事件在其他地方時有重演,而甕安卻能痛定思痛,去尋找解決問題的根本途徑,殊為難得。這展示的不只是一種勇氣,更有深刻的反思。當然,甕安的經驗還需要用制度加以固化,否則,當觸目驚心的“縣委大樓遺跡”逐漸被官員習以為常時,它所產生的警示效應必將衰減。
四年前,在貴州甕安,一名女中學生意外溺水死亡引發了打、砸、搶、燒惡性群體事件,當地縣委大樓毀于烈火。如今,甕安縣城已是“脫胎換骨、滄桑巨變”,被毀的“縣委大樓遺跡”卻得到保留,甕安為此還調整了開發規劃,建立了“警示教育館”。
原來的縣委大樓被燒成殘垣斷壁,矗立在縣城中心,外人看來似乎有礙觀瞻,但是甕安不以此為丑,反而刻意保留,讓當地官員隨時看到這觸目驚心的場景。這展示的不只是一種勇氣,更有深刻的反思。從某種意義上講,這座“遺跡”對當地的價值并不亞于一處流光溢彩的廣場。
“甕安事件”是典型的群體事件,卻不是絕無僅有的,在此之后,一些地方也發生過類似事件,但是能像甕安這樣亮出“傷疤”的卻很罕見。其他地方通常的做法不外乎淡化或者粉飾,發展往往被描述得一帆風順,看上去成績總是巨大的,問題卻忽略不計。
“甕安事件”之所以成為典型的群體事件,不見得是因為打砸搶最嚴重,而是它更多地暴露了社會轉型中的一些共性問題,比如地方政府片面看重發展速度,忽視民生,在處理涉及群眾利益的問題時態度簡單粗暴,一旦矛盾集中爆發,又以群眾“不明真相”來掩蓋。其中有些問題確實是發展中出現的失衡,可以通過發展戰略的調整逐漸扭轉,但也不能否認一些地方的基層官員嚴重脫離群眾,作風渙散甚至腐敗,加劇了一些群眾的心理失衡。在甕安暴露的問題,在其他地方不一定沒有,只是還在醞釀或者被簡單地壓制下去了。無論是在經濟欠發達的地區,還是在經濟相對發達的地區,當今的中國正在整體上發生著深刻的變革,隨著改革的深化和社會的發展,經濟社會結構也會發生劇烈變動,各種問題和矛盾也隨之顯現。如何在高速發展中保持穩定,考驗著各地官員,現在多數地方政府已經認識到以共享改革成果來保障社會穩定,也有個別地方不能完全擺脫高壓維穩的窠臼,遇到問題總是先想到捂蓋子,長此以往民怨得不到紓解,民生得不到改善。甕安事件之后,不少地方已為這種僵化的思維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雖然類似事件在其他地方時有重演,而甕安卻能痛定思痛,去尋找解決問題的根本途徑,殊為難得。他們不僅保留了“縣委大樓遺跡”,還積極彌補民生欠賬,并提出了“三議三公開”的具體改進,在決策中吸取群眾意見。一個偏遠省份的縣域政治中能有這樣的突破,其他地方沒有理由不借鑒或改進。中國的穩定和發展不僅需要高屋建瓴的“頂層設計”,也需要甕安這樣結合本地實際的“基層設計”,三十多年的改革開放也證明了這一點。
當然,甕安的經驗還需要用制度加以固化,否則,當觸目驚心的“縣委大樓遺跡”逐漸被官員習以為常時,它所產生的警示效應必將衰減,又或者現任主政官員將來離開甕安,也有可能出現人去事非的反復。所以,只有一個“縣委大樓遺跡”還不足以喚醒所有人的憂患意識,在這個起點上還需要更大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