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英縣日前發布《大英縣專項清理工作推進方案》,稱將拆除包括“縣城區內所有國家公職人員(包括離退休干部)和主次干道上社區居民等的建(構)筑物(包括商業店鋪、辦公樓、住宿樓等)”,臨街防護欄必須拆,非臨街面的提倡和鼓勵拆除。不過,有網友反映,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整治活動變成了“一刀切”的拆除防盜網工作。(7月12日《華西都市報》)
在林林總總走樣的城市公共治理舉措中,單就具體實施過程而言,四川大英縣拆除防盜網的行動并不令人感到詫異。這樣的情節其實我們并不感到陌生:首先動員干部和公務員群體,讓他們成為防盜網拆除的表率者;其次,拆除行動不可避免地擴大,由“臨街必須拆,非臨街面的提倡和鼓勵拆除”演化為“一刀切式”的拆除。
對居民而言,防盜網其實是居住生活不可或缺的物品。具體說來,防盜網是安全保護的屏障,是鋼筋水泥大樓生硬外表的裝飾,沒有陽臺的住戶可因此晾曬衣服、擺放花盆、防止小孩和物品墜落等等。總之,防盜網是百姓尋常生活的一部分,是居民“世俗的權利”,如果不分青紅皂白地拆除之,無疑將嚴重影響居民日常生活。當然,由于防盜網多是居民自行安裝,總體風格上不可能整齊劃一,也不是很美觀,但對于居民而言,生活便利與安全的需要顯然是排在第一位的。
大英縣對一張尋常的防盜網“耿耿于懷”,本質而言仍不過是“權力美學”在作祟。因為城市形象是“看得見的政績”,許多地方都很重視打造外表靚麗的城市。一棟棟高樓看上去“高大挺拔”,夜晚燈火璀璨,寬闊的馬路,兩旁綠樹遮天,這是許多地方負責同志期望的城市形象。具體到大英縣的拆除行動中,當地政府也拿出了整治城市亂象的“宏大理由”,但其行為有著太多的“非正義性”。作為一項牽涉到多數居民的公共決策,拆除防盜網是不是要事先征求公眾意見,或者經由聽證來決定?對公眾意見的忽略,說明管理者沒有尊重普通百姓的感受和實際生活需要,如此之下的防盜網拆除行動只會招致怨聲一片。
“一刀切”地拆除防盜網,也“拆除”了市民的生活便利與安全,其中的荒謬之處不難窺見。城市治理必須“民生為大”,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尊重百姓的生活需求其實就是一種“必須”的公共品質。單單追求讓一座城市的外墻干凈且無障礙物,會埋下不滿和輕視的種子,這是得不償失的事情。說到底,城市治理是為了讓公眾生活更美好,而不是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