蕪湖生態中心等三家環保NGO近日發布的《122座在運行垃圾焚燒廠信息申請公開報告》顯示,122座垃圾焚燒廠僅有42家提供污染物監測數據,其余均以種種理由搪塞或拒絕公開。(《21世紀經濟報道》4月25日)
2012年,蕪湖生態中心向122座垃圾焚燒廠所在地的環保部門申請公開污染物監測數據,其中80家多以“不屬于公開范圍”、“不屬于重點監控企業,無監測數據”等理由不予提供或不予回復。42家所公開的污染數據也是“殘缺不全”,或避重就輕,如垃圾焚燒中最關鍵的污染值二英,僅有10家提供,個別地方提供的二英值并非實際監測數據,而是驗收報告上的二英監測數據。
這種拒絕公開污染數據的情況令人擔憂。按照國務院政府信息公開條例規定,環境污染信息并不涉及國家秘密,理應完全公開。而且,垃圾焚燒與居民的安全健康直接相關,公眾應該知情。環保部門及垃圾焚燒廠為何對垃圾焚燒信息守口如瓶,諱莫如深?或許只能做如此推測:一是壓根兒就沒監測,口袋里沒數據;二是數據“不好看”,超出設計標準甚至嚴重超標,擔心公開會引起公眾強烈反響,故不敢公開。
我國大中城市普遍面臨著垃圾圍城的棘手問題,傳統的填埋方式已難于適應,出路在于垃圾焚燒,數據顯示,十二五期間中國垃圾焚燒廠總數將超過300座。但不少地方的垃圾焚燒項目建設卻步履艱難,遭到居民強烈反對,甚至出現群眾阻撓建設垃圾發電廠,原因是害怕二英等污染。
科學研究發現,二英是以非常微小的顆粒狀存在于大氣、土壤和水中,會導致人體癌變,對健康危害性很大。化工冶金、造紙、殺蟲劑等產業是制造二英的罪魁禍首,垃圾焚燒也會釋放大量二英。發達國家普遍采用焚燒發電處理生活垃圾,并未引起公眾強烈反對,原因在于治理二英的技術已經成熟,基本消除了對健康的危害。據專家說,我國目前采用的《生活垃圾焚燒污染控制標準》是2001年制訂的,嚴重落后,其中二英濃度的限值與歐盟相差10倍。
要有效推進垃圾焚燒項目,消除垃圾圍城污染現象,有關部門要敢于公開相關信息,還群眾知情權,同時堅持高標準、嚴要求建設垃圾焚燒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