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區的人們,不該只是旁觀者感動的對象,他們以后的幸福、震后的生活,更需外界持續的關注和關心
雅安地震之后,人們看到了人性光輝在閃耀:有一位老人對離去的老伴說“你先走,我跟著來”,這是愛情的偉大;有一個女孩被埋在廢墟中,最終頑強地爬了出來,這是生命的頑強;還有一位父親手刨廢墟,救出了10歲兒子,這是親情的力量……這些災難中的故事,喚醒了我們沉睡的心靈。(4月22日新華網)
災難中爆發出的人性力量,總是讓我們無比感動。我們多數人的生活,在多數時候都是平淡的,人們很少會自覺地審視生活,反思人生。一場突如其來的災難,會讓很多人忽然停頓下來,開始感受生命的寶貴與人性的力量,開始感嘆災難的無情與人生的無奈。
對那些身在震區之外的人而言,關注災難,也是一次特殊的生命體驗——他們能透過災難以及災難中的人性,看到生活的本質,看到生命的意義。正是這種旁觀視角的透視,讓人們重拾感動,重拾敬畏。
然而,災難之后,只有感動顯然是不夠的。因為這些災難不是一次假設,也不是一場表演,而是發生在災區人們身上的真實苦難。在每個感人故事的背后,都有一段真實而悲慘的遭遇,都有一個或幾個亟待關注的個體。
比如,我們為那位老人動人的愛情感動時,也要想想,他以后的日子將會多么孤單;在我們為那個生命力頑強的女孩感動時,也要看到她部分脾臟被切除的事實。即便那些在地震災難中沒有生命之虞的人,他們在震后看似平靜,但內心深處未嘗沒有對未來生活的焦慮——他們的家園何在,他們的幸福何在?這些問題都是他們必須承受的。
震區的人們,不該只是旁觀者感動的對象,他們以后的幸福、他們震后的生活,更需要外界關注。這需要我們在感動之外,收拾起我們的感慨,將我們對生命的感悟傳遞出去。
在感動之外,我們應該看到災區的種種現實,看到災區人們的真實生活和真實苦難。他們或許內心充滿著戰勝災難的信心和信念,但他們畢竟真實地經歷了一場現實的災難。他們是否缺衣少糧,他們是否居無定所,他們是否需要救濟,他們是否內心孤單?這些都是非常現實的問題。
必須看到的是,這些問題可能還并非暫時的,而會維持一段時期。這個時期的長短,則取決于他們物質受損的情況,以及身體心理受挫傷的程度。任何災難都不能只用來抒情,任何個體的災難都必須被看到。他們帶給我們感動,我們拿什么來回報他們?
在我看來,我們至少應該從兩個層面進行關注:一是災區的救災情況,既包括現實層面的救災,也包括心理層面的干預。一場災難對于個體的傷害需要細致關注,因為現實的救災不能出現盲區,否則,受災群眾的生活就會出現問題,甚至一些人的生活將陷入困頓。
救災之時也要意識到,災難帶來的影響有時是無形的,當一場災難摧毀人們的家園,帶走很多人的生命時,這場災難必然會對人們的心理產生沖擊。災難過后,他們的心情怎樣,心理是否平復,他們如何走出災難的陰影和恐懼,這需要外在的有力干預。
二是災區的重建情況。災難是瞬間的,災難的影響卻是長期的;感動是暫時的,關注卻應該是長久的。對于災區的人們來說,他們將在很長的時間內承受災難的所有影響,而我們的感動卻可能因為“旁觀者”身份而很快過去,甚至不會留下太深的印記。
這提醒我們,應該關注地震中的那些感動,但更應該關注災區那些個體的真實生活。重建家園,在災難發生后已經開始,這將是一個漫長而艱辛的過程,對于災區重建中的種種問題、種種無奈,我們是否還會保持足夠的關注,是否會作出力所能及的努力?這是一個非常實際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