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災難面前,團結就是力量,而這種力量發揮作用,離不開科學的組織和協調。我們已經有了應對災害的充足準備,但現在我們還缺少一個更加精確有序的協調機制。
4月21日國務院辦公廳下發通知,要求各地區、各有關部門、各單位和社會團體,未經批準原則上暫不自行安排工作組和工作人員前往蘆山地震災區。此通知的背景是當前災區嚴重擁堵的交通狀況,社會各界車輛和人員暫時不進災區,就是為專業救援人員留出暢通的生命通道。
蘆山地震一發生,立即有大批社會救援車輛和志愿者奔赴災區,但大量自發組織的救援活動,卻又讓本來就岌岌可危的災區交通面臨崩潰。回想五年前的汶川大地震時,我們就曾遇到過嚴重的交通問題,同樣的原因是道路毀壞,而車輛又太多。擁堵的車輛甚至把修路的車都堵在半路上,連國家地震救援隊也被堵得“半小時行車1公里”,眼睜睜看著“黃金72小時”流逝。
經歷過汶川大地震的考驗,我們學到了很多,第一條就是社會動員能力。全社會在災害發生后不久,就能形成強大的凝聚力,人員和物資也開始迅速向災區匯集。汶川大地震為全社會應對自然災害提供了演練機會,使得我們在以后遇到自然災害時,能夠更快地讓分散的社會資源在短時間內凝聚,形成抵御自然災害的強大力量。我們也要看到,災害救援首先還是一項“技術活”,非專業人士要學會自覺讓路。對地震救援來說,時間就是生命,最直接有效的辦法是第一時間的互救,其次是專業救援人員的救助,而后者力量的發揮,又取決于趕到的時間,錯過了黃金救援期,再專業的救援隊伍也無能為力。
其次,要解決災區物資匱乏問題。狹窄的公路和松動的山體,加之持續不斷的余震,已經堵塞了“生命通道”,讓重災區成為一個個孤島。因此,盡管我們有充足的物資準備,但由于交通運輸問題,受災最嚴重的縣鄉還是面臨物資緊缺。此種情況下,如果再有更多人深入災區,僧多了粥會顯得更少,救災的反倒成為“受災的”,又為后續救援增加難度。
還有就是要防止次生災害。2008年汶川大地震中,造成大量人員傷亡的主要原因就是地震次生災害。而此次發生地震的地方,其地質條件與汶川一樣,山大溝深、結構疏松,加之震區未來兩三天將持續降雨,更容易造成山體滑坡等次生災害。次生災害一旦發生,擁堵在狹窄道路上的車輛和人員很難躲避和防范。
在災難面前,團結就是力量,而這種力量發揮作用,離不開科學的組織和協調。我們已經有了應對災害的充足準備,但現在我們還缺少一個更加精確有序的協調機制。而這個機制的建立,需要政府部門事先有充分的預案和謀劃,也更需要每個公民增強自覺意識,熱情而不沖動,積極而不盲動,根據現有條件和組織需要發揮力量。
[責任編輯:張潔]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