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期8天的十一黃金周畫上了句號。今年十一黃金周與往年相比不同之處在于,黃金周假日最長,小客車免費通行,部分景區門票降價。這些變化無論是對于公眾而言,還是對于中國經濟來說,都是利好,比如說降低了公眾出行及旅游成本,也有機構分析認為黃金周旅游數據顯示中國經濟不會“硬著陸”。
盡管有關方面尚未全面盤點今年十一黃金周,有多少人出游,拉動多少消費,相關數據還未公布。但是從公路爆堵、景區爆堵、垃圾暴增等現象來看,今年黃金周相關數據很可能超越往年再創新紀錄。當然,有的數據讓人歡喜,而有的紀錄讓人憂慮。筆者以為,今年十一黃金周無論是喜還是憂,對我們都有很多啟示。
比如說,高速公路免費。公眾首次享受“公路福利”自然欣喜,但大堵車帶來的問題則讓人一度焦慮。表面上看,高速公路大堵車是免費政策惹的禍,但恰恰說明中國“公路福利”太少,即收費公路太多,收費標準太高。如果公路真正姓“公”,顯然,就沒有這么多人為“貪小便宜”而“添堵”了。
有經濟學家炮轟高速免費政策時稱是“餿主意”,建議假日高速公路應漲價。其實,這并不是免費政策的錯,而是因為管理不當和免費公路太少。比如,長假首日大堵車就與攔車發卡有關,而后取消發卡未見大堵車。可見,不只是收費或價格杠桿能調節交通擁堵,科學的管理手段同樣能收到好的效果。
比如說,部分景區門票降價是今年黃金周另一個利好消息。湖北省旅游局10月2日發布數據稱,該省6家5A景區全部降價后,旅游收入不降反漲,漲幅最大的景區收入接近去年10月1日的4倍。顯然,景區以往注重“門票經濟”因小失大。然而,從兩批降價名單來看,知名景區總體偏少,而且公眾缺少決策權。
如果我們想做大“旅游經濟”這塊“蛋糕”,或者想通過旅游業拉動內需,就不能再鼠目寸光。發展旅游經濟,不僅要改變固有的“門票經濟”思維,而且還要改變“要錢不要命”的思維。例如,很多景區“超載”而不預警不限客,就有安全隱憂,這既是景區過度貪婪的體現,也是行政監管缺位的折射。亟待改變。
如果說高速公路免費和景區降價這兩項利好政策,讓人有喜有憂的話,那么,今年十一黃金周出現的另外一些現象則讓人憂慮加重。比方說“宰客”,有游客在連云港遭遇165元一份“天價炒面”。再比方說“垃圾”——中秋夜過后,海南三亞3公里海灘遍布50噸生活垃圾;北京天安門一天掃出8噸垃圾。
很多景點和公路上垃圾遍地,固然與公共服務不到位有關,但也要承認,這與國民素質有關。如果說從亂扔垃圾觀察國民素質不客觀的話,大聲喧嘩、隨意插隊、隨地便溺、吵架甚至動手等現象,揭示了素質問題。如果我們不能從黃金周這面鏡子中看到自己,從某種程度而言,黃金周就有變成“垃圾周”的危險。
尤其需要反思的一詞是“擁堵”,不僅公路、景區、廁所擁堵,而且很多人心里也堵得慌,怨聲載道。疏“堵”的辦法似乎不外乎兩個:一是落實帶薪休假制度;二是恢復五一黃金周。前者是共識,后者有爭議。其實,疏“堵”的辦法只有一個,讓公眾自己決定休假,而不是被某一種節假日制度“捆綁”。
盡管黃金周在公眾眼里是游玩的“黃金時間”,對景區商家而言是“真金白銀”,對宏觀經濟來說是“黃金經濟”,但我們要意識到,目前十一長假定位并不清晰,究竟定位于公民休假,還是定位于“黃金經濟”,必須明確或重新定位。這是因為,公民休假是一種權利,“黃金經濟”是一種經濟,有本質不同。
一言以蔽之,除了高速公路免費、景區降價、垃圾遍地等給我們很多啟示外,今年黃金周給我們的最大啟示是,模糊了多年的黃金周該進行清晰定位了。如果定位于刺激經濟,應圍繞經濟做文章;如果定位于公民權利,應圍繞權利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