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款可以有多少之別,但善心卻無大小之分。
9月21日,一位自稱是云南大理州鶴慶縣小學老師的網友發帖說,她和同事到縣民政局交學校給云南昭通地震的募捐款,卻被民政局工作人員以“不收現金”為名拒收,并且責怪她們募捐的零錢太多不好數、嫌棄她們捐的錢少,該網友說自己“委屈得哭了”。(9月28日《南方都市報》)
這兩位小學老師代表全校師生捐出去的,不但是一筆善款,更是對地震災區群眾的一份關心與撫慰,然而她們非但沒有得到肯定和鼓勵,反而遭遇了工作人員的“嫌棄”。想必不管是誰碰上這樣的事情,都會委屈和氣憤。
對于小學生而言,他們捐出去的,多數都是父母給自己的零花錢,這從孩子們的捐款以零錢居多就可以知道。有些孩子可能自己都舍不得花錢買自己喜歡的零食、文具,卻想把錢捐給地震災區的同齡人,怎么能忍心嫌他們的錢少?善款可以有多少之別,但善心卻無大小之分。
事情被曝光以后,面對輿論的強烈質疑,當地民政部門的說法也是一日三變,一會兒說他們不接受現金捐款,但是該說法馬上被上級民政部門否定。然后又說民政局工作人員太少,忙不過來,才拒收零錢捐款——國家哪條法律規定捐款必須以轉賬的方式進行而拒收現金捐款?工作人員忙,是“嫌棄”捐款人愛心的理由嗎?
最近幾年來,國內圍繞慈善事業的緋聞和風波不斷,慈善事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考驗。各地民政部門、慈善組織,理應小心翼翼地呵護社會公眾的愛心,而不是以粗暴、簡單的方式對待愛心善意和有愛心與善意的人。(苑廣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