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暑假,大量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小候鳥”們便會從四面八方“遷徙”到大城市,想著和父母享受久違的天倫之樂。但他們卻發現,忙碌的父母無暇照顧自己,陌生的城市難以融入。“留守兒童”從農村到城市,卻成了“再留守兒童”,還成了意外事故的高發群體。(7月26日《新華每日電訊》)
作為留守兒童的父母,哪個不想與久別的子女在一起,帶他們走走看看,以彌補長期分離的遺憾。可是父輩們承擔著維持家庭生計的重任,根本就停不下來,由此,只能對遠方來的子女們“怠慢”。
不僅如此,一些兒童因為對城市的交通、環境、人員等不熟悉,隨意出走,導致迷路丟失等現象時有出現,還有意外傷害。據浙江省公安廳110指揮中心統計,從6月1日到7月18日,全省共有51個未成年人因溺水身亡,其中大部分為外來務工者子女。
暑假是留守兒童與父輩們難得的相聚機會,可是“再留守”處于無人監管的境地,更令人難受。從目前看,對于農村留守兒童各地都采取了不少措施,一些地方建立了“托管之家”、“家長學校”和寄宿制學校等,但是“再留守”兒童的問題似乎還是個空檔。
留守兒童作為一個特殊群體理應得到溫暖和社會的關注,解決“再留守”問題光靠家庭顯然力不從心,還要依靠社會的力量。其實解決“再留守”并不復雜,只要在集中的假期,按照社區劃分,統一組織學習、參觀、游覽,就能使留守兒童們不“再留守”,如此不僅能使留守兒童度過快樂的假期,同時也給外來務工人員解決了后顧之憂。將親情、社情融入一體,對留守兒童的成長更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