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合肥蜀山區南崗鎮計劃從越南原始森林陸續引進250棵百歲以上的紫薇樹,每棵古樹大約40萬元。記者7月16日采訪證實,首批98棵紫薇樹已集體死亡。相關主管部門負責人表示,引進古樹完全是企業行為,政府部門并沒有參與古樹的引進過程,也沒有投一分錢。(7月17日央視)
這是一個“天價時代”,繼天價煙、天價表、天價過路費、天價酒、天價燈等之后,如今再出“天價古樹”,且已有98棵紫薇樹集體死亡,直接經濟損失3920萬。且不懷疑天價古樹價格真假,但古樹集體死亡的確存在諸多猜測,為何當地非要違背物種的生存規律,或保護不力,只買貴的,不買對的?
“天價古樹”的引進暗藏貓膩多多,試想,一個私企竟然如此大手筆話費整整一億元引進古樹,此間必然存在多種公眾臆想:政府部門是否參與購買,報價是否摻水,中間環節是否存在腐敗。在此并非降低紫薇樹的真實價值,大批量購進必然存在諸多中間環節。
“天價古樹”難以開花結果終究是因為腐朽的根須。本著“只買貴的,不買對的”的采購心思,最終暗度陳倉暗箱操作。唯獨缺乏決策的陽光,理應讓民意參與古樹的引進,而非簡簡單單是領導的“拍腦袋”決定,最終只會導致民意的揣測和猜疑。絲毫未曾顧忌植物的屬性,忽視整體氣候、土壤等多方面原因,最終導致“水土不服”的死亡結局,根本原因自然和負責部門的失責有關。
事實上,天價古樹只是滄海一粟,杜絕類似事情的再發生,需要信息公開化汲取民意,最終在公開化的語境下得到輿論監督,而非先斬后奏式的花架子工程,只會徒增民怨。只有“接地氣”才能綻放出絢爛的色彩,才能根植于現實土壤之中茁壯成長。(曾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