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在西湖邊散步,身邊時有小鳥飛起落下,有時人已經走到離鳥兒不到一米的地方了,鳥兒一點都不驚慌,不飛走,顧自蹦跳、啁啾、啄食。
西湖邊的鳥兒知道,西湖邊的人不會傷害它。不過,對人類而言,涼亭雖好不是久留之地——不在西湖邊的時候,我們能否保證幸免于他人的暴力,或者不對他人實施暴力?
在西湖邊想這些問題是很煞風景的,但是,沒有辦法,我們生活的世界,不全是西湖。前一天看到的教授“約架”記者的視頻中暴力場面太刺激人了,以至于在西湖邊看到腳邊的鳥兒都會別有感觸。
暴力事件早就不是偶發現象、個別現象。彌漫于人心的暴力傾向起于何處?誰將暴力的種子播撒在人群、人心中?所有的暴力都為法律所不容,但是,不同的社會主體所承擔的道義責任、社會責任也有大小之分。比起來,各種暴力中,來自公權力的暴力為害最大,一是公權暴力的能量大,受害面積大,烈度大;二是公權力有示范效應。一旦公權力成為暴力行為的主體,就很難指望暴力行為都公平地受到法律的制裁,于是,野蠻拆房、野蠻征地、憑借權力強行征用工資,強行推銷商品的行為成為尋常風景——其中一些暴力行為是公權力與資本聯手上演的。那些沒有權力可以依傍,失去了法律庇護的普通民眾,一邊淪為暴力下的魚肉,一邊其內心也被植入了暴力的種子。還有一個救濟之道,就是設法躋身于權力體系,以便有機會憑借權力去獲得利益。這樣一個社會現實,以及由這個現實主導的金錢至上、權力至上的價值觀,是這個社會最大的精神暴力,它摧毀了很多人對善良、正直等價值的信念,摧毀了對社會公平的希望,它是大多數暴力行為、暴力事件的“源暴力”。
昨天,《蘭州晨報》報道說,甘肅省通渭縣義崗鎮文化村村民,因為制止一采砂場侵田毀路,被砂場作業車輛碾死。在此之前,該村村民與砂場老板協商維權已有一年之久,各級政府部門均未采取有力、有效措施制止。讀著這樣的新聞,誰會覺得這樣的事情很新鮮?
暴力彌漫之下,許多人已如驚弓之鳥,何來西湖邊的鳥兒的淡定與快樂?
一只鳥兒,仰賴一個西湖,足以度過一生;人非鳥兒,社會才是他的居所,人所需要的,是社會的安寧、安定,唯有公平,才是最可靠的保障;否則,就是到了西湖邊,心情也未必如湖水般寧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