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陜西丹鳳縣推出“商丹文化旅游產業園規劃項目”,將投資112億元、歷時5年打造賈平凹作家村、商山商祖文化區和龍駒老街“三大黃金旅游板塊”。據悉,丹鳳縣是國家級貧困縣,長期靠財政轉移支付吃飯。2011年丹鳳地方財政收入僅完成1.56億元。(4月19日《光明網》)
2011年丹鳳地方財政收入僅完成1.56億元,居然要投資112億元、建“賈平凹作家村”,這真是大手筆,其步子之大,膽子之狂,有一種“放衛星”的味道。不知道,112億元建的是“賈平凹作家村”,還是打造“海市蜃樓”?
112億元不是小數目,而是天文數字,對一個貧困縣來說,完全是不能承受的。況且針對的是一個健在的名人,如此大興土木,實在令人不解。值得一提的是,2009年至今年2月,原縣委書記李選良主政丹鳳期間,施工建設項目多是通過BT模式、或由中標者先墊資修建。不過縣域發展有了生機的時候,政府的負債已達7億元。因為私人的墊資還不上,不少歸口單位的局長、科級干部不敢回單位上班,長期在外躲債。在如此現實困境下,還要花費如此巨資建“賈平凹作家村”,其底氣何在?如果項目失敗之后,所留下的巨債誰來還?
官員熱衷于形象工程的,我們見過太多,一邊是老百姓怨聲載道,一邊是形象工程不斷翻新,官員仍舊一意孤行,甚至迫不及待。據了解,目前,項目未經專家評審論證,工程可行性報告還未編制完成,但在此期間,一些項目的推介會和有關的招商活動已開始進行。官員如此心急,無非是因為權力不受約束,即便是錢投下去了,“賺”不回來,也不用他們操心,反正花的不是個人的錢,而還債根本不用自己操心。
其實,借一個作家來打造旅游景點,這種做法是相當玄乎的。因為正如錢鐘書所說,吃了雞蛋,難道一定要看雞的長得怎么樣。喜歡賈平凹的人不少,而賈平凹的作品也給力,這并等于說一定要去他的故居看看。沖著他去的人或許不少,但從旅游的角度看,可能是不夠的。更重要的是,這是在旅游投資,如果賺不到錢,就要虧大了。任何項目,都不能不計成本,不計后果。
112億元是建“賈平凹作家村”還是打造“海市蜃樓”?(郭文斌 原題:建“賈平凹作家村”還是打造“海市蜃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