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上海可口可樂飲料公司的零度可口可樂原液,在臺灣被檢出了防腐劑“對羥基苯甲酸甲酯”,臺灣衛生署已禁止該批可樂原液進入臺灣地區。7月17日,食品安全專家和可口可樂公司均稱該防腐劑在內地屬于合法食品添加劑,是安全的。(7月18日《新京報》)
即便食品安全專家、可口可樂公司帶著強韌的臉色和底氣,言之鑿鑿地表示“對羥基苯甲酸甲酯”在內地添加合法且安全,估計公眾聽著也比較“震撼”,一項據說“會造成腸胃不適,皮膚、黏膜發炎,以及產生女性荷爾蒙”的防腐劑,一款在臺灣被查超標、勒令禁止入內的飲料,在內地卻搖身一變成了“無害”產品,難不成我們是金剛之身,百毒不得入侵?
事實上,類似的“腔調”公眾早就屢見不鮮了。2010年7月,麥當勞的麥樂雞在美國被發現含有兩種化學成分“聚二甲基硅氧烷”和“特丁基對苯二酚”,而麥當勞中國公司回應稱,這兩種物質符合我國食品添加劑使用衛生標準;今年4月,來自瑞典研究機構的數據顯示,雀巢等品牌生產的部分嬰兒食品含有砷、鉛等重金屬物質,存在安全隱患。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隨后通報,在華產品重金屬含量均未超出中國標準。
除了食品安全標準的“內外有別”之外,更可悲的是,我國食品安全標準中有些內容長期“原地踏步”,年限甚至長達二三十年之久,特別是一些國際標準中本該有的檢測項目,我國國標中卻沒有。比如對于牛奶,國際上有判斷牛是否健康的重要標準——奶牛“體細胞”的檢測項目,而我國卻沒有相關規定;對于常用2000余種食品添加劑,有檢驗標準的也只占四成等。
對于現有國標的“內外有別”,以及“發育不全”,相關人士和部門給出的理由多多,比如,溫情的“膳食結構有異論”、鏗鏘的“現有國情決定論”、困惑的“技術無法檢測論”,還有匪夷所思的“沒有必要檢測論”等。耳朵都聽得磨出了老繭,卻難見大刀闊斧的改革。不過,某部門聲稱“加入WTO后,我國食品安全標準工作逐步與國際接軌,我國標準與國際標準基本一致”。
于是,在“基本一致”的虛幻美景下,寬泛標準的洼地效應凸顯,一方面,越來越多跨國企業把不合格的“洋食品”大張旗鼓地推入內地,而一旦出現問題,便把符合國標當成托詞,對消費者“傲慢無禮”;另一方面,國內食品行業亂象叢生,染色饅頭出爐、瘦肉精豬肉上市……而正規企業也要“摸高”才能進入國外市場,出現了“一流產品出口、二流產品內銷”“出口合格率99.8%以上,內銷食品卻只有90%”之怪現狀——消費者的權益和健康漸漸成各家企業利益交換的籌碼,不被關心,任意踐踏。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從某種程度上說,食品安全的標準猶如“技術壁壘”,是保護自己民族產業、國民健康的“先行利器”,其從嚴從緊,于國于民善莫大焉,但愿歷史上教訓頗多的食品安全事件以及當下的“零度可樂”事件,能夠喚回監管部門對舊國標、落后國標的“零度容忍”,對太過于寬松的國標做一個徹底的“清算”,實現與國際的“零距離”接軌——說到底,這是萬千民眾的訴求,更是整個社會科學發展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