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業標準”呼喚消費者聲音
時間:2011-06-24 09:49 來源:人民日報
奶業標準的口水戰,正從乳制品行業內部轉向全民大激辯。有人炮轟去年出臺的新乳品安全國家標準一夜之間倒退25年,是“最低最差”的標準;有人認為提高標準、倒逼質量提升的想法雖好,但脫離實際,可能導致乳業重創,損害奶農利益。究竟是舍棄奶農、抬高標準?還是舍棄消費者、降低標準?雙方各執一詞,難分高下。
其實,關于奶業標準的爭論已不是第一次。奶業國標去年出臺時,已經被指責受到奶業巨頭的挾制,是一次行業的整體倒退。這次的標準高低之爭,讓公眾從一個新角度對食品安全進行了深層認識。
標準是什么?是衡量事物的準則,是經協商一致制定、由公認機構批準使用的規范,其最大特征是促進最佳的共同效益。從這個意義上說,制定標準必須秉持公開、公正的原則,盡可能吸收各方面意見,最終達成共識。奶業標準涉及消毒方法、營養成分、細菌數量等專業問題,固然需要專業團隊起草,可是回顧標準制定的過程,始終很神秘。2009年,伊利、蒙牛起草三大乳業強制性國標,20多個省份乳協、20多家乳品企業匯集重慶緊急磋商對策。因為在大多數企業看來,兩家大型乳企起草的內容大多偏向自己生產的常溫奶,而對其他奶品設置了諸多限制。牛奶行業內部的協商尚如此困難,眾多奶農、銷售者、消費者的利益恐怕很難在標準中體現。
行業協會有豐富的專業知識,龍頭企業有更先進的技術和生產工藝,本該起草更高、更安全的標準,讓消費者放心。可這次標準引來更多質疑,這讓食品安全這一本就敏感的社會神經更顯脆弱。難怪人們懷疑,個別企業受自身利益的驅使,拿標準當“大棒”,打擊競爭對手;難怪人們憤慨,遷就企業的低國標,損害了大多數人的健康權益,背離了標準的本質要求。
其實,不僅僅在奶業,在許多行業,擁有專業話語權的既得利益者,隨意設置門檻,拒絕公眾和其他行業人士進入,而只在小范圍內進行利益博弈。前不久,筆者參加一個食品企業的新聞發布會獲悉,肉丸行業標準即將揭開面紗,肉丸含肉量從10%提高到45%以上;丸子的含肉量低于45%,就不能叫肉丸。提高含肉量的消息令人振奮,可反過來看,這個標準的成形,仍然是行業內部的事,并沒有更多聽取和吸納公眾的意見。
任何一項行業標準的出臺,應當是企業、政府部門、消費者三方合作的結果,這期間,固然離不開行業協會和大型企業的參與,但絕不能忽視消費者。消費者的切身利益和體驗,是衡量奶業是否達標的根本標準。(馬躍峰)
編輯:張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