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 />
海關總署近日發布上半年進出口外貿數據,因直接關系到全年外貿目標能否順利實現,這些數據的高低波動,受到社會各界格外的關注。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國外貿進出口總值18398.4億美元,同比增長8%。其中,出口9543.8億美元,增長9.2%;進口8854.6億美元,增長6.7%。應該說,在國際市場低迷的大背景下,我國外貿增速回落至個位數,尚在絕大多數人的意料之中。
盡管與年初確立的10%年增長目標仍有一定距離,但我國外貿發展總體上呈現出低位回穩的態勢,特別是在國際金融危機的持續影響下,在我國經濟自主減速和對外貿易轉方式、調結構的政策作用下,一些新變化、新特征正悄然出現在我國外貿領域,持續多年的外貿進出口量增長,正逐步轉向質增長。
在8%的背后,有這樣幾組數據值得關注——
首先是一般貿易的增與加工貿易的減。
數據顯示,上半年我國一般貿易進出口9750.9億美元,增長8.9%,占同期我國外貿總值的53%,比重較去年同期提升了0.4個百分點。同期,我國加工貿易進出口6431.5億美元,增長4.3%,占同期我國進出口總值的35%,比重減少1.2個百分點。
相對傳統的加工貿易而言,產業鏈長、增加值高的一般貿易比重持續提高,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國貿易方式的優化。
其次是區域外貿的有升有降。
上半年,重慶、河南、四川、江西等中西部省市出口增速分別為2.5倍、91.6%、74.7%和54.1%,明顯高于同期我國出口總體增速;與此同時,黑龍江、云南、山西、內蒙古、青海等省份出口出現了下降。而作為傳統外貿大省(市)的北京、上海、山東、江蘇出口均小幅增長。區域外貿增速的變化,正是我國穩增長、促外貿,以及產業梯度轉移等系列政策效應的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