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昨日發布“2012年1月份70個大中城市住宅銷售價格變動情況”,數據顯示,全國70個大中城市,房價沒有一個出現上漲情況。北京方面,二手房價格從去年8月環比停漲之后,進入下跌通道,至1月份,已經連續5個月環比下跌。(2月19日《新京報》)
持續一年多的房地產市場調控,如今終于止住了房價瘋漲的步伐,報道的相關數據和現實里的種種跡象表明,倘若堅持嚴厲調控不動搖,各地房價進入下跌通道已然指日可待。兩會召開在即,房地產市場何去何從,也就讓人寄予了更多關切:老百姓離告別住房難到底還有多遠?
這一輪樓市調控,中央與地方、政府與開發商之間,一直糾結著主動調控與被動調控、嚴厲調控與抵制調控、堅決調控與爭取松動的矛盾,就是在最近,安徽蕪湖發放購房補貼、廣東中山提高限價標準等等,一些看似不經意的“小動作”都無不刺激著社會公眾的神經,而住建部數日前作出表態,地方不得擅自調整放松樓市政策。
毫無疑問,隨著房地產業調控政策的繼續推進,地產財政收入的日益減少,地方政府“解禁”的沖動勢必日益強烈,并且千方百計找機會、鉆空子,變相對抗調控政策,下一階段的調控阻力必然會不斷加大。然而,中央出臺調控政策的兩個初衷是明確的,一是遏制過快上漲的勢頭,二是讓房價回到一個合理區位。眼下,止漲的目的初步達到了,下一步是就此止步,還是深度調控,房價能否真正進入下跌通道,下跌幅度有多大,自然成為關注焦點,也是考驗此輪調控政策最終能否圓滿收宮的關鍵。
一段時期以來,房地產業的支柱地位時常被一些專家和開發商所強調,不過,一個簡單的道理是,越是地位重要、影響大,政策走向越要審慎、縝密。在相當多的普通老百姓具有購房剛性需求、又備受買不起房困擾,保障性住房工程建設一時尚難以滿足需要的國情面前,無論從房地產業的去泡沫化考驗,還是從民生至上的理念出發,讓群眾告別買房難,滿足群眾最基本的住房需求,應該成為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共識。從這個意義上說,調控尚未成功,還須繼續努力,絕不能輕言收兵。(范子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