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打車難卷土重來,這鍋網約車不背
這幾天,北京、上海、杭州等地重現打車難現象。據昨日本報報道,打車等待的時間長了,有乘客等半小時都叫不到車,滴滴打車的價格也明顯上去,加過價后的價格甚至比平時貴了2倍還要多。
網上有篇文章,把原因歸咎于滴滴打車的計價模式不合理,變相鼓勵司機抬高價格。這種說法,暗指滴滴存在市場壟斷、借機抬價之嫌。這樣說恐怕并不客觀。
實際上,這次打車難問題重現,是多重因素疊加的結果。市場離不開供求關系,價格就是供求矛盾的反映。一方面,準備回家過年的乘客多了,跑機場、火車站的車子也多了,市區短程的出租車、網約車相應就會減少;另一方面,外來的網約車、出租車司機也要回家,那么提供打車服務的車子就會減少。需求增加,供給減少,供求矛盾就容易激化。臨近春節出現打車難問題,根本原因就在這里。
供求矛盾突出,就會從服務質量和價格表現出來。乘客反映打不到車,除了車子本身少,還因為司機開始挑乘客,誰加的價格高就服務誰。但這只能是部分成因,如果提供服務的車子足夠多,司機就不敢亂挑客,否則就會被人搶單。所以,乘客不斷加價,還是長時間打不到車,原因不全在于司機挑客,而實在是因為車子少了。這種情況,從以往春運“一票難求”的現象,也可以得到解釋。
那么,為什么去年好像打車難問題沒那么突出?這就在于,除了節日原因、供求矛盾,今年還疊加了非市場的政策因素。隨著網約車新規出臺和實施,北京、上海等對網約車作出籍貫與車輛限制的大城市,打車難問題越發突出。按照生活在那里的朋友的說法,出租車拒載、網約車加價,已經到“令人發指”的地步。
何以如此?如果是一個充分競爭的市場,這時候想必會有不少人充當快車司機,加入賺快錢的行列。但是,相關新規卻讓大量網約車司機退出(或準備退出)市場,阻止了人們加入這個行業的熱情。針對司機的各種優惠政策沒有了,錢越來越不好賺,還可能隨時被當作非法營運處理,這些因素使得在大城市的網約車司機成為了“高!甭殬I。在從業人員不斷退出市場的背景下,碰到春運這種需求高峰期,這就不是能夠用錢(加價)解決的問題了。
就此,我們可以下一個結論,由于供求關系驟變,加上原本有效緩解打車難問題的網約車市場受政策制約而正在不斷萎縮,導致若干城市出現大面積打車難的現象。網約車本來不僅可以為乘客提供更方便廉價的出行方式,還是有效緩解打車難以及春運難題的好東西,但因為這個市場已經發生質變,人們就不得不回到從前,再次感受于寒風中在街頭打不到車的滋味。
所以,把打車難的問題歸咎于滴滴的計價模式,完全是整錯了大方向。被當作“替罪羊”的滴滴再強大,也無法主宰整個市場的價格運作。當前該反思的是,各地的網約車新規是否阻止了這個市場的良性競爭與發展。只有當網約車不受到那么多政策限制,門檻沒那么高,才能更好地根據市場變化作出有效應對。
[責任編輯:韓靜]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