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居家養老要注重照護服務
居家養老要注重專業的醫療和長期照護服務。醫護人員上門服務,是其中的一個方面。
北京市民政局近日發布《關于貫徹落實〈北京市居家養老服務條例〉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中,鄭重其事地提出:要“將逐步提升基層醫療機構為居家老年人提供上門服務的能力,提升醫護人員上門服務的規范性,逐步規范為居家老年人提供的醫療和護理服務項目,將符合規定的醫療費用納入醫保支付范圍!迸c此相關的具體政策將于明年出臺。
北京市的《意見》中,把“基層醫療機構”和“醫護人員”對老年人的“上門服務”作為貫徹落實《北京市居家養老服務條例》的重要內容提了出來。這個政策舉措,很有針對性。如果醫護人員能夠送醫送藥上門,合乎規定的醫療費用還將“納入醫保支付范圍”,這就為老年人免去了一塊大大的心病。同時,對老年人送醫送藥上門,實際上也減輕了醫院的壓力。老年人患慢性病,其實在一段較長的時間內,只要病情得到控制,吃的藥變化也不大。花很大的精力去醫院,尤其是大醫院看病,并沒有什么必要。同時,慢性病多是生活方式和不良習慣造成的。因此,維護健康也并不完全靠吃藥。醫護人員上門,可以觀察老人的生活狀態,就此也可以提出更符合實際的切實可行的保健方案。
今年以來,“社區居家服務”的提法頗為盛行。但是,遺憾的是,在一些地方,說到“社區居家服務”,不外乎就是家政服務、送餐服務、助浴服務等等。其實,老年人更需要的是專業化的醫療和長期照護服務。醫護人員上門服務,是其中的一個方面。但是,還有更多的服務內容,譬如康復訓練,現在還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更沒納入醫保報銷的范圍。
當然,控制醫保的報銷范圍也不是沒有道理,近年來,在一些地方,醫保出現了當年收不抵支的“赤字”。而要減輕醫保的壓力,就必須另辟蹊徑,建立獨立的長期照護制度。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的喪失,患病并非唯一的原因,至少還有生理機能的衰退和認知障礙的影響。所以,老年人更需要的是生活照料和非醫療性的康復護理,這就是所謂的“長期照護服務”。這里所說的“非醫療性的康復護理”,指的是不以治愈疾病為目的,而是以維持生理機能和心理健康為目標的康復護理。
非常高興地看到,在《意見》中,還包括培育針對失能老年人的照護服務體系,建立經濟困難的失能高齡老年人能力評估和照護服務補貼制度和探索開展多種模式的長期照護保險。如果以上政策措施能夠貫徹落實,真是善莫大焉,德莫大焉!
[責任編輯:韓靜]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