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京報》報道,聲稱要解凍數以兆億元的民族海外資產,騙子為參加者許下宏愿,只需報名繳納少量手續費,保守秘密,即能獲得動輒數百萬的善款補助……看似很容易被識破的騙局,一些老年人卻對此深信不疑。
一個并不高明的騙局,卻讓成千上萬的老年人欲罷不能地陷入其中;“洗腦騙局”不僅給老年人帶來物質損失,也讓他們割裂與子女正常的情感互動關系。本應見多識廣的老年人,為何淪為騙子眼中的“唐僧肉”?深諳社會心理學的騙子們,早已設計好環環相扣的圈套,讓老年人防不勝防!跋茨X騙局”為老年人提供了很有誘惑力的通道,讓他們可以迅速“發揮作用,實現價值,贏得尊重”。既“高大上”又有利可圖,會忽悠的騙子們為老年人編織了一個虛幻的美好世界。這些有錢、有閑的老年人,既有理財的利益訴求,也有價值實現的心理需要,當這些需求難以通過正常渠道得到滿足的時候,不可避免會以一種滑稽、扭曲的方式呈現出來。
由于風險防范意識的缺失以及信息不對稱,老年人很容易被騙局遮蔽住雙眼,讓“洗腦騙局”有了可乘之機。此外,老年人也很容易受到群體情緒和心理壓力的影響,表現出很強的行為趨同性,讓他們成為“身不由己”的從眾者。
對于那些“空巢又空心”的老年人來說,子女不在身邊,讓他們的情感空虛、精神寂寞愈演愈烈。對于那些和子女居住在一起的老年人來說,價值觀念和生活方式的差異,讓老年人和子女即使生活在同一個屋檐下,也是兩個不同世界的人。老年人與子女情感互動鏈條的斷裂甚至脫節,讓老年人成為某種意義上的情感孤島;即使遭遇形形色色的騙局,許多老人由于擔心子女埋怨、指責也不愿意告訴子女。
在老年人的世界里,年輕人“路過”多少次、又“駐足”多少次?面對那些被騙局傷害的老年人,我們不能將板子全部打在老年人的“輕率與糊涂”上。那種一味地指責與批評,何嘗不是一種“二次傷害”?明白老年人理財的利益訴求,理解老年人渴望精神關懷的情感需要,只有懂得老年人的愛與痛,才能更好地幫助他們防范騙局。(楊朝清)
[責任編輯:郭碧娟]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