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期間,各類互聯網品牌紛紛用網絡紅包的形式,點燃輿論話題。文化與互聯網的融合,正在深度影響著人們的生活與工作。
單從數字看,互聯網紅包的發展可謂迅猛。以微信紅包為例,去年除夕,微信紅包收發總量達到10.1億次,而猴年除夕一天,微信紅包的參與人數達到4.2億人,收發總量達80.8億個。事實上,互聯網紅包不僅數量多,而且玩法更加多樣,如微信的紅包照片、支付寶的集“五福”活動,無不展現出網絡世界的興旺景象。
互聯網紅包的火熱,與中國的傳統文化密切相關。相較于以往互聯網產品往往“先流行于美國,后進入中國”的傳入方式,互聯網紅包只在中國真正火爆。一些國家雖有“紅包壓歲”,唯獨中國特別看重。有人曾評估,美國的紅包壓歲錢約12至125元人民幣,新加坡約23至90元人民幣,韓國約55至280元人民幣,而中國人的紅包壓歲錢達1000元的也不在少數。
互聯網紅包是紅包民俗的數字化形式。正因如此,是否會因搶紅包而冷落了親情,是一種見仁見智的意見。一項網絡調查顯示,有42.77%的人認為,只顧搶紅包,和家人交流變少了。但也有44.83%的受訪者認為二者并不沖突。不管怎樣,“互聯網+紅包文化”,讓人際交流更頻繁、更密切、更平等,就像長輩與孩子的隔代交流,已經拓展為朋友間的對等交流一樣。從某種意義上說,互聯網紅包開始形成一種新民俗,就像一些外媒所言,中國的傳統紅包習俗進入“數字化時代”。
“紅包熱”的背后,形成了以微信為代表的小世界網絡。中國的人際網絡與技術網絡具有同構性,表現為一種小世界網絡,諸如以熟人的熟人關系來認識生人,由此構成更復雜的關系網。這么看,不管是中國的人際文化還是微信文化,都強調短距離的連續鄰接關系。這種傳統文化與互聯網文化之間的“隔代遺傳”現象,使互聯網在中國比其他國家更易被普通大眾接受,也可以說是工業化與信息化融合基礎上,農業文明與信息文明的融合。
由此可推及,紅包文化蘊藏的人際網絡文化,會從生活向工作滲透,小世界網絡模式也會有力地助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展望2016年,這或許是一個新現象、新趨勢。仍以微信為例,從個人移動交流到工作信息互通,實現了個人賬號到公眾賬號的“升級”。2015年,微信上的公共服務賬號,只用了9個月就比2014年翻了一番,達到8萬個,能提供大約800項公共服務,覆蓋68個城市,大約兩億人口,每一季度至少產生30億次的互動。在這種強調互動的網絡商業模式中,許多新的創業和創新機會被創造出來。
本土人際文化、網絡交往文化與技術的深度碰撞,影響的將不僅是個人生活工作,而且會帶動社會民生的發展。可以想象,未來去中心化的工作越來越多,新職業新領域也會不斷涌現,“你需求什么”只要“一鍵式”,“我供給什么”也能“掌中控”。春節紅包“搖一搖”“咻一咻”的壯觀景象,預示著一個更加節省便利、交互頻繁的互聯網新世界,正在開啟新的創新空間。(姜奇平)
[責任編輯:張潔]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