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學習貫徹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專題研討班開班式上發表重要講話時強調,“我國經濟發展的顯著特征就是進入新常態”“要把適應新常態、把握新常態、引領新常態作為貫穿發展全局和全過程的大邏輯”。協調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布局,正是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基于經濟發展新常態下社會基本矛盾的變化提出的,而在每一個“全面”中,又都貫穿了一條核心的邏輯主線——堅持人民主體地位。這也體現了唯物史觀的社會基本矛盾原理同人民群眾是歷史的主體原理的一致性。只有從堅持人民主體地位這一根本的立場、觀點、方法出發,才能準確理解“大邏輯”下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思想精髓。
人民主體思想:歷史唯物主義的當代闡釋
馬克思、恩格斯創立的唯物主義歷史觀與各種形形色色的唯心主義歷史觀的根本區別之一,就在于它始終堅持人民群眾是歷史主體。早在19世紀40年代,他們就在《神圣家族》中明確提出,“歷史活動是群眾的事業”,決定歷史發展的是“行動著的群眾”,從而確立了人民群眾創造歷史的主體地位,實現了歷史觀上的偉大變革。毛澤東同志明確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歷史的動力”。以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將唯物主義歷史觀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的具體實際相結合,從改革開放的時代特征出發,一以貫之堅持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的群眾觀點。黨的十八大在總結改革開放三十多年特別是十六大以來實踐經驗的基礎上,提出的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必須牢牢把握的八項基本要求,排在第一位的就是“必須堅持人民主體地位”。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著眼于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需要,突出強調“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充分調動人民積極性,始終是我們黨立于不敗之地的強大根基”,并以一系列新論斷、新觀點,深刻闡釋了人民主體思想。概括起來主要包括: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自己的奮斗目標,提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以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為價值取向,提出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推進全面小康社會建設;以增進人民福祉為使命追求,提出“人民是改革的主體”的思想,堅持依靠人民、為了人民,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推進全面深化改革;以依法維護人民權益為責任擔當,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保證人民當家作主,維護人民根本權益,推進全面依法治國;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根本宗旨,提出“權為民所賦、權為民所用”的權力觀,密切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勁頭管黨治黨,推進全面從嚴治黨。
習近平總書記就堅持人民主體地位的多方面重要論述,體現了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始終與人民心心相印、與人民同甘共苦、與人民團結奮斗,在繼續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中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即堅信人民是真正的英雄,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看作億萬人民自己的事業,看作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事業;堅持以民為本、以人為本,始終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
[責任編輯:張潔]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