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有關負責人近日透露,高校畢業生就業的工作目標將打造升級版,從關注初次就業率轉向提高就業質量,從重視推薦畢業生轉向關心學生成長,從就業部門向教學部門的簡單反饋,轉向協同育人。從2016年開始,要加強對未就業畢業生的統計和服務,建立未就業畢業生的統計機制。
建立未就業、不就業畢業生的統計機制,相比此前只統計初次就業率有很大進步,可以一定程度上擠掉初次就業率統計的水分,反映大學畢業生的真實就業情況,同時跟蹤未就業、不就業學生,給予其畢業后的幫助。而問題的關鍵在于,怎樣真實、客觀地統計未就業、不就業學生的情況,建立跟蹤培養機制。
目前,高校的初次就業率,是由高校自行統計、上報上級部門審核后發布的。初次就業率的統計,存在兩個問題,一是被質疑弄虛作假,把未就業的學生,包裝為簽約就業和靈活就業,抬高就業率數據,制造就業政績;二是在統計就業率時,是把準備出國留學、考研的學生也計算在內,而這部分學生,并不應該統計在就業率中。
要統計未就業、不就業畢業生數據,必須解決這兩方面問題,通過新的統計機制,擠掉初次就業率統計的水分。在傳統統計機制下,就業數據是由學校自行統計的,如果這一統計方式不變,存在于初次就業率統計中的弄虛作假問題,會照樣發生在統計未就業學生中,學校為抬高初次就業率、減少未就業學生數據,會把未就業學生“統計為”已就業學生。因為這一數據,關系到對學校就業工作,以至教育教學質量的評價。
雖然教育部門很重視就業率統計,但至今沒有形成明確、統一的統計公式。有的是用各類就業數據除以總畢業學生人數,有的是總畢業人數減去未就業學生再除以總畢業學生數。科學、規范的做法應該是,把就業率統計公式統一調整為,用準備就業學生數減去未就業學生數,再除以準備就業學生數,這樣得到的統計結果,更接近真實的就業情況。
再就是,對于不就業的學生,高校怎樣建立跟蹤機制?目前,很多高校只顧抓畢業時的初次就業率,畢業生一離校,學校和學生的聯系就中斷了——不僅不就業學生中斷,和已經就業的學生也大多中斷,直到他們事業有所成就,才被母校“發現”。這不像國外大學,有校友會組織,建立起和所有校友的緊密聯系,既關心剛畢業校友走向社會的事業發展,又把校友資源,作為學校重要的辦學資源。正因為有這樣的校友會組織,國外一流大學的校友捐贈率普遍較高,校友捐贈率成為比就業率更重要的衡量學校辦學的指標。教育部提出,要從重視推薦畢業生轉向關心學生成長,這無疑要求高校既重視學生在求學期間的培養成長,也關心畢業之后的事業發展。
要轉變我國高校的就業工作,必須在就業率統計和學校辦學理念上進行根本轉變。一方面,應該調整就業統計方式,從由學校自行統計、教育主管部門審核發布,轉變為由第三方機構統計發布,且把就業率數據和學校的利益脫鉤,不能作為行政部門評價學校的依據——如果行政部門把就業數據,作為學校招生計劃或者評優依據,這就把就業統計變為行政評價的手段,與推進教育管辦評分離改革的要求不符。由第三方統計的就業數據,可以通過向社會發布,作為受教育者、社會機構選擇學校的依據,通過受教育者和社會的選擇,來促進學校辦學。而不是行政部門統計、再采取行政措施調整辦學。
另一方面,引導高校重視教育質量,不能只關注功利的就業率數據,而必須從長計議,對于不同的高校,應該通過落實辦學自主權,引導高校有明確的辦學定位,有的高校重視通識教育,有的重視職業教育,重視通識教育者,以能力為導向辦學,重視職業教育者,則更關注就業數據。在評價學校辦學的質量時,也應該淡化行政評價,而推進專業評價和社會評價,這是需要做出的深層次轉變。(何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