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觀察" />
從人類生存和人類文明的高度出發作出的研究,才有可能真正達到文明意義上的創新,進而實現有益于民族與世界的成就
中國正在進入一個創新的時代。從一個學者的視角看,大學的創新是其中非常重要的方面。這是因為,創新從根本上而言是一個文化問題。大學作為追求真理、生產文化的場所,理應是創新的源頭。
很長時間以來,中國從政府官員到大學校長的一個普遍心態,或者說,很多人的最大愿望,就是中國學者能夠拿到諾貝爾獎。當然,成為諾貝爾獎得主,也是世界上很多大學學者的愿望。但一個學者的終極目標不是為了得大獎,或者受到外界的重視,而是應該有一個基本目標,即人類對大自然的了解,對人類生存和人類文明的探究等。從這樣的出發點作出的研究,才有可能達到文明意義上的創新,進而實現有益于民族與世界的成就。
今天我們談中國的創新,改革開放是一個很重要的條件。實際上,開放也是中國歷史上所有稱得上創新時代的重要條件。比如,明代、清代的創新能力就比不上漢朝、唐朝和宋朝,因為后者的開放程度更高。我們今天講具有中國特色的創新,離不開和國外優秀文化之間的交流。
真正意義上的創新,離不開扎實的基礎研究作為支撐。國外一些名校對經費也很看重,會花很大工夫籌措資金,但這些經費往往并不用在那些立竿見影的研究上,而是用在一些基礎研究方面,因為這是創新的真正基礎。
中國要實現世界意義上的創新,要以兼容并蓄的胸懷、相應的機制吸納人才。這里所說的人才不僅指中國自己的人才,還包括世界各地的人才。回顧其他大國的創新歷程,都離不開對世界范圍內人才資源的調度和使用。然而,我們有些大學在機制上還不能營造吸引人才的環境。比如我剛剛知道,在國內通不過體檢就不能做教授。有一位教授,因患糖尿病,國內某大學就不能聘請他。這實在是一件難以理解的事情。而類似的制度還有不少。如果這些令人費解的制度不改變的話,我們的大學恐怕就難以吸引世界一流學者,更不要說使全世界最好的人才到中國來。
創新的另一個基礎,則是學術道德。通過一定的機制,針對從大學生、研究生到教授的創新過程進行規范,以保證他們的理想和貢獻是在尊重他人的基礎上完成的。如果一個大學沒有一定的制度,對自己的教授和學生進行道德行為的約束,將是一件很危險的事。目前,抄襲問題依然是困擾中國大學的一個現象,需要正視并解決。包括“合理借鑒”應如何界定,也應在制度上規定清楚。對原創思想的尊重,是創新的起點。
另外,對于鼓勵創新而言,合理的考核方式也很重要。中國是一個重視考試的國家,公平的考試制度讓無數平民子弟進入高等學府。然而,如果只是用考試的方式考核人才,對創新并不利。比如,現在國內的很多獎項基本上都是某種程度的考試。拿獎要去口試,這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我在國外拿過不少獎,但從來沒有要口試拿獎的。國內幾乎所有的榮譽和課題等都要自己申請,包括院士都要自己準備所有的材料,我做過很多國家和學術機構的院士,從來沒有準備過這些材料,這是需要改變的。只有真正尊重學者,尊重學問本身,才能夠將好的學問做成。有了這些學問,創新成果才能真正匯入國家發展的長河。(丘成桐 哈佛大學終身教授,中國與全球化智庫學術專家委員會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