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前,在廣西玉林,延續多年的習俗,當地所謂的“荔枝狗肉節”又開幕了。
不過,相比于往年如同“過年”的盛況以及由此引起的輿論浪潮,這幅場景顯得尤為平淡:沒有張燈結彩、敲鑼打鼓,也沒有鮮花,甚至連掌聲也略去了。
并不意外的是,今年的“狗肉節”依舊吸引著狗販、經營狗肉的人、食客以及熱愛狗狗的人士。部分媒體已經習慣將玉林“狗肉節”設置為議程,因為近年來,這個南方邊陲小城似乎每逢“佳節”都不缺少沖突,而沖突則可能意味著新聞。
過去的兩三年里,在玉林這場以“狗”為主題的社會活動中,食狗和愛狗人士一度對立為兩個水火不容的陣營,還衍生出許多跟人有關的“狗血”劇情。
從某種意義上講,食狗和愛狗人士、以及雙方的支持者之間的對壘,是一種社會分歧。這種基于不同的價值觀、情感和生活方式而造成的社會分歧,可見于社會的各個角落。而如何化解沖突和分歧,玉林的故事是一個不乏情節變化的觀察樣本。
圍繞著“狗肉節”,“狗肉粉”和“狗粉”之間進行過幾番激烈交鋒。觀點碰撞可以大致總結為:一方說現代文明,對方辯友講傳統習俗;動保人士祭出道德大旗,玉林人感到的是尊嚴被冒犯;一方力陳狗肉存在檢疫等潛在危害,另一方則高論“法無禁止即可為”。
顯然,由于立場和觀念存在著根深蒂固的差異,而又缺乏有效的對話機制,雙方的理論爭辯時常錯位,沿著各自的邏輯軌道漸行漸遠。
在道理互相說不通的時候,情緒誘導著一些人的行為偏離了文明的路徑,盡管他們彼此自感占據著道德的高處。于是,有愛狗人士打砸過狗肉店,還有人將食客的嘴巴打出血;另一陣營則謾罵和圍追過愛狗人士,甚至試圖將那些“闖入者”趕出當地。這場跟狗有關的爭論,還一度被置換為“闖入者”和本地人之間的沖突,夾雜著明顯的地域歧視。
今年,一位兩度到玉林的記者在采訪手記里寫道:“去年狗肉節僅一天時間,上演了無數場鬧劇。喧囂過后,無論愛狗人士、狗販子,還是當地市民,今年許多東西在變,在成長。”
玉林人變了,他們意識到要避免傷害愛狗人士的感情。比如,街頭不再有屠宰狗的血腥場面。街邊的桌子搬進了店里,食客們都在室內就餐。店門口沒有了豎掛的狗肉。一家狗肉店將“玉林第一家脆皮狗”的招牌換成了“高佬”。
陣營的另一方,愛狗人士也開始尋求各方都能接受的表達方式。過去,他們的一些做法顯得簡單粗暴,比如砸狗場和高速路攔車。而現在,他們轉變為底層訪談、參加研討會等溫和、理性的形式。
如今,販狗者和愛狗人士、外地人和本地人在街頭再次相聚時,彼此少了很多敵意。或許是經過數年“交手”,雙方儼然成了老熟人。一位名叫楊曉云的愛狗人士出現在玉林大市場時,販狗者蜂擁而上將她圍在了中間,等著她來收狗。楊曉云買完狗后還與販狗者開起了玩笑,不讓對方故作聲張地數錢。
這次,曾經因為看到宰狗場面而痛哭的楊曉云說:“吃狗肉是他們的習俗,我不想去改變什么,只想用這樣的方式去感化他們。”她認為,這需要點時間。
在劍拔弩張地幾番對壘之后,置身于沖突的人們終于意識到,試圖讓另一種價值觀引導下的人們接受自己的意見,“需要點時間”。
玉林“狗肉節”的爭議故事從鬧劇發展為正劇,寓意著一種社會現實:在價值觀越來越多元的社會,沖突和分歧不可避免。謀求共識可能是漫長的,而在此之前,人們要學會不突破意見不一致者的底線,以及作出一些“偉大的妥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