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政府對扶貧工作高度重視,投入前所未有,但在一些地方,投入增加并沒有帶來明顯效果,一些扶貧項目不接地氣、不做周密計劃,只管把資金投出去,成效如何不重視。有農民甚至反映:最近10多年,縣鄉干部到他們那里“扶貧”,規劃產業發展,先后搞過獼猴桃、柑橘、高山蔬菜、毛豬等不下7項產業,但搞啥虧啥,農民都怕了。政府扶貧項目成了“傷民產業”。
扶貧旨在幫助貧困地區和貧困戶開發經濟、發展生產、擺脫貧困,它是實現小康社會的關鍵,因此被公眾視作一項富民工程、良心工程。我們哪里知道,在一些地方,扶貧竟然“扶”出“搞啥虧啥,農民都怕”扶貧項目成“傷民產業”的怪象?如此扶貧,已不能用“效益低下”來評價,是在嚴重浪費原本可貴的扶貧資金,是在浪費老百姓的時間、精力和農業資源。對此,必須盡快建立起跟蹤問效、問責的機制。
那么,扶貧項目為何會搞啥虧啥,成為“傷民產業”?大致梳理不難發現原因。一方面,相關部門在確定某些扶貧項目時,習慣于權力做主,忽略群眾意愿和市場規律。他們通過行政手段,指揮甚至強迫農民參與扶貧項目,農民“只能往東,不能往西,不想搞也得搞”,有的就做成了表面文章。他們在上馬扶貧項目時,對市場行情也不予以必要的預研預判,以至于市場行情急劇變化之時,不能及時應對,或者根本無法應對。
另一方面,在扶貧項目實施前,基礎設施嚴重不足;在扶貧項目實施后,后續產業鏈沒有完善。這些,都使得扶貧項目“看起來很美”,制約了扶貧產業的有效發展。在一些貧困地區,道路交通、水利灌溉等基礎設施,仍是制約地區發展、農民增收之關鍵,沒有這些“基石”支撐,扶貧產業如何發展?產品能夠被銷售或深加工,進入市場,扶貧產業才能收到實效;沒有產品深加工、營銷等環節保駕護航,農民同樣增產不增收,反受其累。
扶貧,無論是不讓農民當家做主,還是不顧及市場行情,抑或是不注重基礎設施建設和后續產業配套,說穿了,都是扶貧工程在某些部門眼里只是“面子工程”在作祟。他們扶貧只管把錢花出去,成效如何不重視,這就叫作只著眼當前、不著眼長遠,沒有“效益觀”只有“利益觀”——在宣傳政績時,可以標榜投入了多少扶貧資金,實施了多少項目,惠及了多少農民,但是否解決了百姓的憂心事和困難事,似乎無人過問,也就無人顧及。
對這種官本位的“盆景式扶貧”必須遏制。除浪費寶貴的扶貧資金外,搞啥虧啥的扶貧也可能存在扶貧腐敗——在“設施建好就閑置,項目交付就成擺設”的“假把式扶貧”背后,也可能存在相關部門拉項目掙回扣、項目方套取扶貧資金的勾當,“頭年一哄而上,來年一拍兩散”,徒留扶貧項目成“燙手山芋”,徒讓農民暗自神傷,危害著實不淺。必須對扶貧資金投向和項目進展情況,是否產生了效益,有沒有達到預期目標,予以考核和審計。(何勇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