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地方政府網站千網一面、疏于打理變成“僵尸”,這已不是新聞;在廣東,部分市區縣政府網站頁面上出現了商業廣告,廣告“客戶”從電信運營商到高級酒店到美容浴足都有,嚴重影響政府形象。
有人愿意在政府網站上登廣告,是不是說明這些政府網站辦得還不錯?未必。政府網站首先要體現權威性和公共性,刊登商業廣告不嚴肅,有損政府形象,也有違相關法規。不過,那些政府網站上的廣告,卻未必是真正的商業行為。
一些地方政府的回應,已經泄露了背后的秘密。有的地方說,這不是廣告,是對提供運維支持的移動運營商的一種補償;有的地方說,根本沒收廣告費,馬上撤下;還有的說,政府網站是外面的公司維護,自己不清楚。除了說“不是廣告是為游客提供服務”有點像狡辯之外,這些說法可能并非假話。
總結起來,他們的理由相近:地方對政府網站運維投入不足,缺人缺錢,只好外包。人家付出了成本,自然要給一定的報償,免費在官網上打打廣告有何不可,反正空著也是空著。至于“廣告效果”如何,誰知道呢?
由此可見,任由商業廣告登上政府網站,跟從不回復網民問題的僵尸網站一樣,都是令政府信息公開和網絡建設淪為形式。建政府網站更像是向上級交差,至于它有多少實際內容、群眾愛不愛看、能解決多少問題,就另當別論了。于是,一些政府網站成了昂貴的擺設。
政府網站的僵尸化,表面看是因為缺錢,根子則在執政理念和治理能力的落伍上。很多地方政府網站雖然建起來了,但更多把它當成一項政績或任務,而沒有變成信息公開和科學施政的手段。網絡可以助推民主和公開,但一些地方權力運行仍習慣于封閉和低效率,這種錯位,是僵尸官網產生的根本原因。
當前互聯網思維深入人心,“互聯網+”概念更是炙手可熱,政府施政也應更多借助網絡力量,學習先進技術和服務理念。在這方面,政府網站可做的事其實很多,信息公開、咨詢問政、辦事審批,都可以在網上更便捷地進行。如果政府部門都有這種“互聯網思維”,政府網站具備更多實用功能,讓公眾覺得真正有用、能夠解決實際問題,網站還會成“僵尸”嗎?(鐵永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