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14日公開發布《嚴禁教師違規收受學生及家長禮金等行為的規定》,針對少數教師利用職務之便違規收受禮品禮金、有價證券和支付憑證等財物的行為設立6條“紅線”,如嚴禁參加由學生及家長安排的可能影響考試、考核評價的宴請;嚴禁參加由學生及家長安排支付費用的旅游、健身休閑等娛樂活動等。(7月15日《長沙晚報》)
毋庸諱言,一段時期以來,少數教師收禮、吃請等腐敗行為,已成為百姓的心頭重負。這不僅讓人民教師“學高為師、德高為范”的良好形象受損,而且讓“辦好人民滿意教育”成了一句空話。因此,教育部首次發布專門文件,設立6條“紅線”對教師收禮、吃請說不,這無疑是一件順民意、正師風、利教育的好事。
家長為何百般“討好”教師呢?無非是想搞點特殊化。網友一針見血的回答,或略顯偏頗,但不無道理。中國自古就是禮儀之邦,傳統上很注重禮尚往來。因此,送禮收禮也就成了最能表情達意的溝通方式,亦是情感聯結的重要紐帶。只不過,與常規的“禮尚往來”不同,家長與教師之間的禮物饋贈,往往都是單向流動,“只有家長送,難見老師回”。從經濟學角度看,對家長而言,這顯然是“虧大了”。問題是,這門“虧大了”的送禮,仍有如此多的家長樂此不疲地去做。送禮上門的家長,無非希望老師能對自家的孩子“特殊照顧”或“高看一眼”,如在平時教學中,能給孩子更多的鼓勵,在評優時能給予“政策傾斜”的關懷。這些“有禮”的家長,與其說是尊師重教,還不如說是懼怕因自己“無禮”的小疏忽讓自家孩子“被穿小鞋”,或讓孩子變成了“老師遺忘的學生”。
更令人憂慮的是,在送禮之風盛行的語境中,那些原本不打算給教師送禮的家長,因為擔心陷入“別人送我不送,必然吃大虧”,也無奈地跟風卷入進來,甚至“增值”送禮。此前的媒體調查顯示,6成家長“不敢不送禮”,不怕老師記沒記住自己送了什么禮,就怕老師記住自己沒送禮,正是這種“囚徒困境”心理的真實反映。送禮風,除了給家長增加經濟負擔外,最大危害就是以“功利性”破壞了教育本身的平等性、純潔性、公平性,給教育與社會帶來極大傷害。
該是打破這種“潛規則”的時候了。綜觀此次設立6條“紅線”,似乎顯示出教育部加強師德師風建設的決心之大,但正如網友所言,僅靠“一紙禁令”就想杜絕教師收禮亂象,恐怕還遠遠不夠。類似情況在教育領域已有先例,比如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將“學生減負”維系在一紙“減負令”上,結果三令五申之后,表面上學生的課堂作業少了,可是不少學校玩起了“校內減負、校外增負”的變通之術,學生書包的重量并未見絲毫的減輕。由此可見,期望通過一紙禁令就能解決問題,有懶政思維之嫌。
“為政之要,貴在力行,重在履事。”筆者認為,欲治教師“收禮風”,除了依靠教師自律及劃定6條“紅線”外,更要靠完善法律法規來根治這一“潛規則”病。一方面,要完善落實包括撤銷教師資格在內的行政處罰規定。另一方面,不妨借鑒國外成功經驗,將教師收禮情節嚴重者納入受賄罪的打擊范疇。唯有如此,才能在教師群體中形成“見禮拒收”的氛圍,才能防止苦心設立的紅線淪為“虛線”,才能還教育系統一片凈土。(屈金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