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城市污水治理“猶豫癥”也簡單,就是像要求空氣信息公開一樣,要求所有的城市如實公開當地所有河道、所有涉水企業的“水環境信息”。
截至2013年年底,全國已有651個設市城市建有污水處理廠,占設市城市總數的99.1%。但近日新華社調查發現,一些污水處理設施成擺設,有的污水處理廠反成“污染源”。
中國的污水處理廠建設,說起來走過了將近三十年。在這三十年里,我們聽得最多的新聞,就是“污水處理工程曬太陽”。如果你到有些城市聽環保局匯報,他們會告訴你“本地污水處理能力達到80%”。可是他們不會告訴你,這“污水處理能力”中,有一半可能是根本沒有管網把污水接進來的。如果你到這個城市的河道邊去走一走就會發現,真正的污水,都毫不猶豫地排放到了城市的溝溝渠渠中。
于是當今中國形成了一個奇特的現象,就是城市的“內河”骯臟無比。我走過的很多城市內河干凈的不多。上海杭州蘇州如此,廣州深圳廈門如此。大城市如此,中小城市更如此。
按道理,城鎮污水是很容易治理的,只要工程到位,管網到位,人口規模稍微大的城市,都可以把90%以上的污水處理到“國家一級A”標準。
而且,水一旦治理好之后,“下游”應用起來,也比較自如,不至于“住在江邊沒水喝”。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淮河流域持久的污染,讓兩岸的地下水至今不能飲用,以致形成“癌癥村”。如今同樣離奇的是,在錢塘江的入海口,安放著一個“天堂般的城市”——杭州,居然也開始叫嚷沒水可飲用,因為錢塘江也被污染了。
這些城市之所以不肯好好治理污水,真正的原因就是信息不公開。
破解城市污水治理“猶豫癥”也簡單,就是像要求空氣信息公開一樣,要求所有的城市如實公開當地所有河道、所有涉水企業的“水環境信息”。同時要求政府和企業把監測到的環境信息,如實向公眾匯報。(馮永鋒 媒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