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有關負責人透露,教育部將探索外語實行社會化一年多考的改革,由學生自主選擇考試時間和次數。
自上世紀70年代末恢復高考以來,外語從短暫的試考到部分計分之后,一直定格在與語文、數學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外語教學被抬升到如此重要的位置,與我國對外開放等政策之下極度缺乏外語人才相適應。隨著30多年的改革開放,當年彰顯外語教學重要性的非常規因素,已經淡化,現在已到了調整外語在高考中地位的時候。
外語與語文,均屬語言教學課程,但兩者使命不同。中學階段的外語教學,僅止于聽說讀寫技能訓練,是為了適應交際交流,屬基礎能力型教學。在商業化社會環境之下,這種外語教學由社會力量協助承擔,一樣可以達到很高的水平。而語文的教學使命,除了基礎性目標之外,還包含著傳承歷史、提升文學鑒賞能力、傳統文化水平及博雅文化素質等更高的目標。外語教學無論如何重要,也不可能與母語教學的重要性同日而語。以往高考將外語與語文、數學分值同等化,長期來看,既不符合教學規律,也不利于人才選拔。
從技術上看,現行模式下“一考定終身”的兩三天高強度多科目考試,不能為外語聽說讀寫能力的全面考核安排充分時間,如此外語高考將助長“啞巴外語”、應試外語。外語退出高考,改由平時多次考核,反而能設計更好的方式考察學生的真實外語水平。
我們說的外語退出高考,不是說外語考試分數在高考總分中消失,而是出于上述技術性原因的考量,外語退出集中考試的幾天高考。由于外語的退出,在集中考試期內我們有條件把以前忽視的一些重要人文學科添加到高考科目名單內,這無疑更有利于發現人才,更有利于學生的通才教育。
外語“一年多考”,是高考改革從內容改革向方式改革邁進的重要標志?茖W的考試方式是確?疾閮热荼粚W生掌握的重要途徑,考核方式科學,學生學習才不會誤入歧途。(和靜鈞/作者系西南政法大學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