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政貴在行,轉作風就得抓落實。精簡審批事項,清退會員卡,清理超標辦公用房……在教育實踐活動整改落實環節,許多地方和單位的整改措施有聲有色、效果良好。但與此同時,正如中央領導指出的,也有一些地方和單位存在“松”的情緒、“軟”的現象、“拖”的問題,需要引起高度重視,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決。
“松”主要表現在,有的認為班子和個人對照檢查材料通過了,民主生活會開過了,整改承諾也作出了,落實工作主要是下面的事、基層的事,對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來說,活動該告一段落了,松懈情緒有所滋長。“軟”主要表現在,有的對查擺出來的“四風”方面突出問題,表面上有決心、有聲勢,但一碰到實質問題就缺少勇氣銳氣,一觸及利益問題就變得猶豫手軟,瞻前顧后,畏首畏尾。“拖”主要表現在,有的提出了整改的目標和承諾,沒有雷厲風行的措施和行動,“只聽樓梯響,不見人下來”,實際上是對查擺出來的問題拖著不改。
這些現象,究其本質都是“闖關”思想在作祟。而“闖關”的背后,恐怕還是態度出了問題,把個人的私心雜念擺在了黨和人民的利益前面,認為反“四風”只是敲敲警鐘、收收人心。換句話說,就是沒有擔當意識,不會、不敢、不愿擔當。
整改落實、建章立制,是最終檢驗活動成效的重要環節,也是攻堅克難、啃硬骨頭的關鍵階段。一方面,整改落實工作非常復雜,涉及的面很寬,觸及的問題很深,許多是利益問題,連筋帶肉、盤根錯節,解決起來難度不小。另一方面,整改落實任務非常艱巨,有班子的整改任務、有個人的整改任務,有近期的任務、有長遠的任務,有集中整治的任務、有建章立制的任務,如果不下大的功夫,不加大工作力度,就難以收到好的成效。倘若沒有一股動真碰硬的勇氣,沒有一種勇于擔當的精神,如何沖破思想藩籬、打破利益羈絆?又怎能以實際行動取信于民?
對教育實踐活動,人民群眾寄予厚望、充滿期待,中央的態度是鮮明的,一抓到底的決心是堅定的。活動越往后,就越要堅持標準、從嚴要求,以“釘釘子”的精神抓好整改落實,決不能前熱后冷、虎頭蛇尾,決不能自損形象、失信于民。只有站在這樣的高度反“四風”,以“先之勞之”的擔當整改落實,才能面對矛盾不含糊,面對問題不躲閃,面對是非敢“亮劍”,面對歪風敢翻臉,從而牢牢把好整改落實這一關;才能真正克服“松”的情緒,消除“軟”的現象、解決“拖”的問題,確保教育實踐活動善始善終、善作善成。(人民日報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