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瀾為郎朗捧場,惹來一地吐槽。這大概是楊瀾再次始料不及的一場遭遇。
29日晚,新晉“聯合國和平使者”的郎朗接受微博訪談,楊瀾捧場發問:“對于世界上買不起鋼琴,甚至生活在戰亂和饑荒中的孩子,你的工作有什么意義?”結果,套用這個發問句式反諷楊瀾的問題五花八門,核心的意識是:世界上還有那么多人看不到電視,你的工作意義是什么?
不排除吐槽的隊伍中,許多人誤會了楊瀾發問的前因后果。楊瀾稍后在微博上解釋:“我給郎朗的問題完全是善意的……實際上,昨天我正和郎朗同在林肯中心中國咨詢委員會上,討論如何用音樂幫助年輕人的成長。”
但是,這句極易讓人會錯意的發問,并未因楊瀾的解釋而令人釋然。相反,網上形成兩個截然相反的輿論場,一個是罵場,一個是捧場。兩撥人馬各說其話,仿佛雞同鴨講。
從單條微博來看,怎么理解楊瀾的發問,都算不得斷章取義。但楊瀾事后的解釋為何遭遇不依不饒的吐槽,恰恰應了輿論場上名人效應的一句老話——既然做一個名人,就得比常人多一些擔當。
按照楊瀾一貫的為人表現,在這個場合,吃郎朗“聯合國和平使者”榮譽之醋的可能性幾乎不存在。楊瀾的發問,之所以像撞到一束憤怒的槍口一樣被人立即扣動扳機,措辭是一個方面,更重要的一個方面是,觸動了名人形象與公益效果,在公眾心理期待中普遍存在的落差;也觸動了名人之間的捧場,曾經留給人們記憶中的不爽。
作為名人的楊瀾,做過許多的公益事業。但是,就像“對于那些貧困到沒有條件上網的孩子,你們這些互聯網精英的工作有什么意義”這句提問一樣,“楊瀾體”已經是一個被假借引申到了希望名人,將關注自己的事業、創富,與關注貧困落后,相互關聯起來的群體性詢問句式。如果此中含有多多少少的嘲諷與無奈,那么,楊瀾只是因為這句容易引發歧義的發問,成了首當其沖的靶子。
另一個因素是,名人之間的捧場相挺,雖然合乎常情,但倘若捧得不合常理,便會引起公眾不滿。今年初,名人之子李某某因為“輪流發生性關系”被刑拘后,楊瀾在網上表示:“勞教一年對一個因為沖動打人的未成年人來說是否懲罰過重?被貼上標簽的孩子很容易破罐破摔了。真替李老師感到痛心!”
雖然不久之后楊瀾出來公開道歉,但在人們看來,名人之間的相捧相挺,已經到了無視犯罪事實本身、無視法律、無視受害者感受的地步,這種置社會責任不顧、為犯罪行為洗地的言辭,是與一個“關愛女性健康形象大使”的身份、與“公益行動大使”等等外在形象的名人,難以畫上等號。因此,楊瀾此番遭遇吐槽,不完全是因為句式表達給人造成的誤會,其中包括了公眾對于名人,有了更多的知行合一的要求和期待。
楊瀾現在要做的,不是不停地解釋自己的發問有多少前因后果,有多少專業技巧,而是把貴為明星、名人,肩上扛著與嘴上說著的公益與關愛,擔當得更加令人心服口服起來。現在的名人不好當,不是民眾一夜之間變得憤青起來了,而是民眾賦予了名人身心更多的責任與擔當。(劉雪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