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人民政黨的生命線
——論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
(一)路線問題,是決定命運的關鍵抉擇。
2013年的這個10月,APEC峰會時隔19年重回印尼,“活力亞洲”如何當得起“全球引擎”的期待,21個成員的選擇,決定成敗。美國民主、共和兩黨對醫改的分歧仍然難以彌合,聯邦政府非核心部門被迫關門,債務上限危機陰云壓頂。禁止化學武器組織的專家小組到達敘利亞,反對派與政府軍的僵持還在延續……世界的前途,籠罩在“不確定性”的云層下。正在太陽系邊緣飛行的“旅行者2號”的留言意味深長:“再見,人類。你們自己看著辦吧。”
在中國,國慶長假剛剛結束,遏止公款消費是它引人注目的亮點。國慶前夜,中央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會議緊張進行,而中央政治局常委全程參加活動聯系點專題民主生活會,會上領導干部間的批評與自我批評,令人耳目一新。
瞻望前景,即將召開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備受矚目。在劈波斬浪35年之后,改革開放的中國巨輪,發展如何升級,改革如何深化,開放怎樣擴大?13億人翹首以待。仿佛是一個隱喻,10月1日上午的天安門廣場,五星紅旗在風雨中升起,機遇和挑戰一起在前方等著這個國家。
舉什么旗,走什么路,黨的十八大再次給出了堅定的回答。然而把“五位一體”的布局分解成具體的任務,將“兩個百年”的藍圖變為美好的現實,邁向巔峰的每一步背后,都潛伏著風險乃至危機。面對這么大的一盤棋、這么大的一份責任、這么大的一個中國,我們需要找到得力的抓手,才能完成這艱險的攀爬。
“黨堅強有力,黨同人民保持血肉聯系,國家就繁榮穩定,人民就幸福安康。”十八大報告道出了走向復興的關鍵。打鐵還需自身硬,全黨必須警醒起來,切實解決自身存在的突出問題,向歷史、向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習近平總書記的就職宣示,將黨的建設、黨與人民群眾的關系問題,置于復興大業悠悠萬事的中心。
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就這樣在全黨范圍開展起來。
(二)改革開放,將中國推送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百尺竿頭的更上層樓,舉步艱難。
如果說35年前的破冰,是向人性、向常識、向利益的回歸,思想解放的刀鋒所向,處處都能打開一片新天地,那么今天的縱深推進,則要沖破思想觀念的障礙、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發展起來以后的中國面臨的矛盾和問題,似乎比之前更尖銳也更復雜。
宏觀層面,體制轉軌遭遇既有格局的強大慣性,發展轉型面臨創新能力和人才培育的剛性瓶頸,政府職能轉變不僅需要壯士斷腕的勇氣,也不能沒有臨淵履冰的精細和嚴謹。民主的發育,要有法治護航;法治的尊嚴,離開民主又極易專斷。忽視公平共享的“GDP主義”,顯然已難以為繼;過高的期待過急的操作,又可能制造出牽絆發展的“福利主義”溫床……太多的兩難,讓人顧慮重重、舉棋不定。
微觀層面,地方債居高不下,房價起伏不定,“看得見的手”進退兩難,“看不見的手”難以施展。老齡化浪潮迅速吞噬人口紅利,催生“未富先老”的困境。一邊是就業難,一邊是用工荒;一邊是城鎮建設熱火朝天,一邊是城門高聳樓宇空置;一邊是素質教育高歌猛進,一邊是校外開小灶填鴨式補課;一邊是醫生加班加點嘆收入太低,一邊是患者抱怨看病難看病貴還要送紅包……太多的糾結,累積不高興不和諧不穩定的情緒。
繼價格并軌、國企改革、政企分開之后,中國的改革發展,再次進入陣痛期。毫無疑問,近幾十年來,伴隨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億萬人民生活和命運發生了巨大改變,有國外媒體由此判斷,“中國共產黨是迄今最成功的人民政黨”。但也毋庸諱言,多元格局的形成,令“萬眾一心”的改革已成奢求,而腐敗之風所及,公眾對政府部門和公職人員的信任大為損耗,過去質樸無邪的老百姓有些成了杯弓蛇影的“老不信”。
作為一個新興大國的執政者,面對風云變幻的國際形勢和人民群眾日益多元多樣的利益需求,面對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時代重任,要在這場“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中繼續取得勝利,在實現中國夢的征程上奮力前行,只有以對自身的高要求不斷刷新形象,通過真摯誠懇平等的互動,撫慰群眾的情緒,滿足群眾的訴求,鞏固群眾的信任,爭取群眾的支持,凝聚群眾的智慧,來闖過眼前的深水險灘。除此之外,別無選擇。
這便是當前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現實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