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多點執業是一場深刻的革命,它將讓醫生從“單位人”變為“行業人”,最大限度地解放醫療生產力
最近,廣東深圳擬出臺醫師多點執業新政策:一是已在深圳注冊的醫師申請多點執業,只要在指定網站備案即可,無需醫療機構批準,也不必經衛生行政部門審批;二是在深圳市范圍內,醫師多點執業不受執業地點數量的限制。消息一出,引起社會各界熱議。
在我國,醫生流動是受到嚴格限制的。根據《執業醫師法》規定,醫生必須同時擁有“醫師資格證書”和“醫師執業證書”,方可合法行醫。也就是說,每位醫生都隸屬于某家醫療機構,不能“腳踏兩只船”。從嚴格意義上說,只要離開注冊地點,即便是在醫院大門口搶救病人,也屬于非法行醫,更不要說是在火車上、馬路上救人了。這種將醫生綁定在一家醫療機構的做法,世界罕見。
盡管我國嚴格限制醫生多點執業,但醫生的“走穴”活動從未停止過。多年來,北京等大城市活躍著一批“飛行醫生”。每到周末,他們就以會診的名義,飛到各地做手術,以此賺取“外快”,其收入遠遠超過工資。實際上,這種做法屬于變相的“多點執業”,與改革開放初期“周末工程師”兼職極為相似。
近年來,很多地方的醫生多點執業政策有所松動,但依然存在“玻璃門”現象。例如,醫生申請到另一家醫療機構多點執業,必須經過第一執業地點醫療機構的批準。這就意味著,如果所在醫療機構不批準,醫生就不可能實現多點執業。事實上,我國醫生屬于事業單位人,端著自己醫院給的飯碗,去為別的醫院做事,顯然很尷尬。如果一名醫生同時在多家醫療機構執業,究竟該由哪家醫療機構承擔其工資福利,法律尚無界定。因此,只要醫生仍是事業單位人,多點執業就很難落到實處。
其實,事業單位人的身份既是一種保障,也是一道“枷鎖”。當醫生進入公立醫院后,便可以享受事業單位的待遇,衣食無憂。但是,作為事業單位人,醫生的薪酬是不可能市場化的。眼下,醫生普遍抱怨收入太低,感慨“當人醫不如當獸醫”,這與其事業單位人的身份是密切相關的。只要身份不改,就不可能像國外醫生一樣拿到令人羨慕的高薪。所以,醫生要想體現自己的市場價值,就必須邁出事業單位的門檻,成為真正的自由人。這樣一來,醫生的薪酬就可以由市場來決定,多勞多得,優質優價,而不必受限制。當醫生擺脫事業單位的“枷鎖”后,就可以在公立醫院和私立醫院之間自由選擇多點執業。但是,醫生必須靠真本事吃飯,而不能濫竽充數混日子,因為市場不會養懶漢,也不會養庸醫。在市場機制的倒逼下,越來越多的醫生將會比拼醫術,以便獲得較高的市場定價。同時,醫生為了維護自己的良好聲譽,就不敢再拿“灰色收入”,否則將有可能因道德污點丟掉飯碗。
當然,任何改革都會有阻力,多點執業也不例外。首先,衛生行政部門不愿意簡政放權。醫生如果可以自由選擇多點執業,行政部門就沒有“權力”了,也不能“尋租”了,既得利益必然受損。其次,醫生所在單位不愿意人才流失。當醫生成為“單位人”后,自然就成為醫院的“私有財產”,而不是全社會的公共資源。作為人才的擁有者和培養者,哪家醫院愿意“肥水外流”呢?再者,部分醫生也不愿意放棄“鐵飯碗”。很多大型公立醫院都有一個怪現象,忙的忙死,閑的閑死。有本事的醫生未必多得,沒本事的醫生旱澇保收。一旦進入市場,“南郭先生”就很難混下去了。
人是生產力中最活躍的因素。如果沒有人的解放,就不會有生產力的充分釋放。從這個意義上說,醫生多點執業是一場深刻的革命,它將打破束縛醫生的“枷鎖”,最大限度地解放醫療生產力。當前,推行醫生多點執業已經成為大勢所趨。如果這項改革僅僅停留在局部,就會產生“孤島效應”,難成氣候。只有全面推進醫療行業人事制度改革,讓所有醫生由“單位人”變為“行業人”,才能充分釋放改革紅利。(白劍峰)